中国股市国际化与B股市场

2007年12月17日 0:0 112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2007年12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明确表示,鼓励H股公司和境外公司自主选择到中国股市发行上市。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在继续吸引境内蓝筹股大公司上市、吸纳香港股市H股、红筹股回归的同时,考虑引入在中国发展较好的大型跨国公司,以进一步巩固蓝筹股市场的地位。

    中国股市的国际化引发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其实,这件事中国股市从建市之初就已在筹划中,而国外的大型跨国公司进入B股市场几乎毫无障碍。B股市场就是为中国股市国际化专设的绿色通道。

    现在,让我们就此事作些历史性的回顾:从B股市场设立之初,就被赋予了外资进入中国证券市嘲试验田”的职能。还是在2001年年初,中国刚刚成为WTO的正式成员国,外经贸部和中国证监会便联合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从政策上明确了“外企可以在境内发行A、B股”。

    中国股市的B股市场曾经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股市,B股市场也曾经拥有过罕见的辉煌和倾国倾城的美貌。

    2000年,中国股市A股股市涨幅为51%,而B股上扬了134%,为全球之冠。中国政府宣布说:中国是全球投资最好的地方。那时的中国股市,是一只两翼齐飞的鸟儿,是一架双引擎的飞机。

   可现在,2007年12月的B股,却居然比2001年6月的B股还贱。这当中绝大多数(114支个股中的100支)没有过送配和除权。如果我们将2007年的B股与A股加以对比,很显然,B股的国际化比A股的国际化要更加现成,这条为中国股市所专设的绿色通道,仍然畅通无阻。

   A股的国际化,首先要跨越的障碍,是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这个问题不解决,A股的国际化只能是水里的月亮。

   对于2008年的中国金融,面对越刮越猛的美国次贷危机,面对越闹越大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最需要的是如何扎牢自己的篱笆墙。现在解决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显然不是时候。所以,解决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也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B股则完全没有这个问题。

    也许有人会问:这不是要将B股“作大作强”吗?那么,我可以反问一句吗:B股“作大作强”有什么不好吗?对于抗御人民币升值过快不好吗?这不是为国家投资公司以及QDII们,开辟了一块新战场吗?

    至于A、B股的并轨问题,今后,一旦实现了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的可自由兑换,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实施A、B股市场并轨,结束中国证券市场的双轨制状态。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