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5.13%
2008年01月04日 0:0 1522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国际清算银行昨日公布,2007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达5.13%,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63%(均未经修正,下同)。二者相差较大显示出2007年中国国内通胀水平较高。专家认为,加快升值,尤其是名义有效汇率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胀。
名义有效汇率是本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而实际有效汇率是在名义有效汇率基础上剔除通胀水平对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决定一国出口竞争力。
在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52个经济体中,2007年本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中国排在第15位。美元贬值5.94%,英镑贬值5.91%,欧元升值3.32%,日元贬值4.22%。2007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幅度远大于以上货币。专家表示,由此来看,中国被认为是“货币操纵国”是不公正的。
据国际清算银行测算,人民币2007年底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99,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98.78。从数据来看,2007年有效汇率升值明显加快,人民币不仅对美元,而且对一篮子货币加快了升值步伐。2007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6.9%,与实际有效汇率升幅5.13%相差不大。
专家认为,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更快,背后有国内通货膨胀较高的因素推动。在2007年下半年之前,实际有效汇率长期低于名义有效汇率。从2007年8月开始,二者差距骤然缩小,9月、12月甚至出现反转。实际有效汇率与名义有效汇率反转,主要是因为2005、2006年中国物价状况表现为通货紧缩;而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通货膨胀水平大幅上升。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认为,国内通胀水平提高,降低了出口竞争力,导致实际汇率升值。但这样的做法损害了国内利益,因而是不可取的。应该利用名义汇率升值抑制通胀,从而减轻加息的压力。
目前多数机构预测,2008年人民币无论是对美元还是对一篮子货币都将更快升值。汇率政策也将加入到“反通胀”的战役中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