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人士:国内外油价短期内不会接轨
2008年01月15日 0:0 79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2005年—2007年,我国局部地区均出现了“油荒”局面,导致社会舆论质疑油荒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成品油价格没有和国际接轨。
日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鑫民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油荒虽然与国内成品油价格偏低的确有联系,但是国内外油价短期内不会接轨。
油荒与油价偏低有联系
姜鑫民表示,油荒与国内成品油价格偏低的确有联系。“因为内地成品油的价格比香港便宜很多,于是香港人经常开着车到深圳等沿海城市加油。所以这块需求当然是造成沿海地区油荒的重要因素。 ”
2007年8月6日至年底,发改委多次下发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努力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之后的供应情况有一定的改善。
姜鑫民认为,中国的石油公司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的。虽然价格倒挂导致它们的炼油板块亏损,但是也正是因为发改委管控价格,保证了市场需求稳定,保障了集团其他板块的合理利润,所以集团整体的利润还是增长的。这就基本上做到了企业、市场各方利益基本上一致。
国内外油价短期内不会接轨
2007年3月,发改委负责人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间隙表示,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方案已经实施,但是发改委最终选择没有严格执行这个新的定价机制。
姜鑫民表示,这里的“新”,主要是在原先定价基础上改进,但是一旦考虑到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就没有完全地按照这个来做。“由于油价牵涉到经济的方方面面,一旦完全接轨,谁能敢保证不会发生通胀?”
姜鑫民说,为保证市场不出现大的变化或者冲击,发改委短期内不会一下子让国内外油价接轨,而是依然会延续现在的改革思路——每年上涨一点,循序渐进、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力度等。“至于什么时候价格接轨,如果居民各方面的承受水平达到了一定的标准,市场经济体系达到非常完善的情况下,政府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接轨价格。”
国际定价话语权亟需提高
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公司对国际原油价格的话语权非常小。 据了解,中石油和中石化虽然都希望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受法规限制,我国可以参与海外石油期货交易的四大公司只能做套期保值,不能从事期货投机。
“为什么呢,因为期货投机是有风险的。如果失败,这个风险谁来承担,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这样机制。”姜鑫民表示,“我们要想有话语权就必须进入国际市场,否则我们就永远只是局外人,只能被动地接受上涨的国际油价。所以说国有企业改革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话语权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