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上调准备金对股市影响

2008年01月17日 0:0 98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丁建臣:准备金率近期可能再上调 地产影响最大 

  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副院长丁建臣认为仍有上调的空间,并且近期仍有上调的可能。

  他认为房地产是受本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影响最大的行业,对开发商或许是一个打击,目前对房市是否处于拐点的争论正热。

  他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抑制宏观经济过热,遏制压力突出的通货膨胀平抑社会总的需求。不过他表示权贵资本主义色彩仍然存在的我国正处于非纯粹的市场经济,期望独立性较弱的央行出手任何货币抨击手段立刻对市场产生实质性的作用,显得有点急躁,期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

摩根士丹利:上半年可能加息1到2次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5%,对此,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为了抑制通胀,央行在今年上半年还有可能加息1到2次,但明年中国不会实行过紧的经济政策。

  央行在其网站上表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央行已是连续两个月在25日上调准备金率,近两月上调幅度达到了1.5%,连同上月宣布的不对称加息决定,可能加重市场的担心:在外部需求衰退的情况下,中国当局仍会冒险执行过紧的经济政策。

  而王庆则认为,虽然中国会预先进行宏观调控,但随着内部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渐次实现,实行过紧政策的可能性很低(参见《王庆:外需减弱内需强劲 2008年中国经济反差巨大》一文)。

谢百三:准备金率上调对银行股影响不大

发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花旗集团今日公布创纪录的季度亏损,以及12月零售销售表现为五年来最差,均引发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忧虑。今日A股市场也产生了剧烈的调整。就在这种市场气氛沉闷、信心下滑的同时,央行刚刚又发布消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达到15%的历史新高。从紧的货币政策无疑是在当今经济预期下降的现状"雪上加霜"。全球经济将会如何继续发展,对国内经济有何影响。就这些问题,复旦大学教授谢百三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复旦大学教授谢百三:准备金率上调0.5%到15%这一历史峰值后,中国的准备金率已达世界第二,仅次于塔吉克斯坦的20%,包括美国在内大国的准备金率都在10%,如此高的准备金率难以长期维持。但准备金率上调0.5%又是可以理解的,既可回笼1000多亿人民币,又不会象加息加速热钱流入。中国去年外储从年初的1.066万亿美元升到年底15300万亿美元,净增4700亿美元,为此央行被动投放30000多亿人民币。准备金率上调,不会改变流动性过剩,对银行股影响不大。因为有了贷款额度管理,准备金率上调已失去控制贷款规模的意义。

韩志国:通货紧缩的风险实际上更大

  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央行决定从2008年1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著名经济学家韩志国表示央行目前实施的从紧货币政策面临三大严峻考验:

  一、美国经济的衰退。高盛研究报告称美国今年2季度很有可能出现负增长,美国经济的走软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因为不只是出口,中国整个的GDP对美国的依存度已经高达10%。

  二、美国的持续减息前景。美国将再度减息并持续减息已是市场达成的共识,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从紧货币政策负作用将越发明显。

  三、通货膨胀并不是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危险。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中国经济出现衰退以及通货紧缩的风险实际上更大。

  出于这三点考虑,韩志国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以静制动,过于频繁的操作负面效应会很大。
  对于股市,韩志国认为短期影响不大,近期股市的下挫,包括银行股的重挫,都主要还是受外围股市影响所致。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