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能否可持续供应面临重大挑战
2008年01月22日 0:0 120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床地质学家陈毓川日前在云南参加红河论坛时表示,我国应继续实施找矿战略,开拓新矿产资源领域,实施战略矿产资源储备等,以保证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制约问题。
我国的优势矿种在45种主要矿产中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钨、锑、稀土、钛、菱镁矿、石墨、重晶石、膨润土8种。居世界第二位的有:煤、钼、萤石、硅藻土、芒硝、锶、硅灰石7种。这些矿种在数量与质量上具备一些优势,存在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石油、天然气、铁、镍、锰、铬、铜、铝、钾盐等优质、大宗支柱性矿产资源相对不足。
据陈毓川介绍,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种类丰富、总量较大,但人均拥有量不足;用量较少的矿产资源丰富,而大宗矿产储量不足;贫矿较多、富矿少,开发利用难度大;中小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矿山规模偏小;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少,利用难度大,成本较高;资源区域分布相对不均。
陈毓川说,重要大宗矿产资源的这些基本特点客观上增加了矿山开发和建设的成本,同时也决定了相关矿产品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基本格局。
我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矿产资源需求快速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矿产品产量与消费量快速增长。
“矿产资源、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不匹配,资源制约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瓶颈。”陈毓川说,为保证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矿产资源能否可持续供应将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也将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
我国矿产资源需求正处于高速增长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争取用矿产资源翻一番或略多支撑实现GDP翻两番是可能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已步入矿产资源消费快速增长期。21世纪资源价格将处于新的高位运行状态,它将深刻影响中国及世界商品价格及市场格局。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中,除富铁矿、铬、钾盐、铂族、金刚石等资源前景不明朗外,其它矿产均有较大找矿前景。我国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很多找矿线索,还未验证;西部地区工作程度低;东部成矿带找盲矿潜力大;老矿山深部、外围找矿潜力大。
陈毓川认为,目前国内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对矿产资源需求的迅速增加;有些矿产资源因地质条件有限,在我国分布少;近10多年来,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工作投入持续减少,规模锐减。
我国大多数矿产只要加强勘查工作,到2020年其储量是可以满足今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部分大宗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富铁、铬、锰、铜、铝、钾盐少,必须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对我国优势矿产,如稀土、钨、钼、锑、煤及某些非金属矿产应加强勘查,继续保持资源优势,为满足国外需求继续做出贡献。
陈毓川认为,为保证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宏观层面上,国家需要实施三项战略:一是继续实施找矿战略,并部署、实施、开拓新矿产资源领域;二是实施公平、合理、科学地配置全球矿产资源战略;三是实施合理、节约、循环利用矿产资源和保护矿山环境战略。
微观层面上,我国目前应采取的对策是:首先,切实加强基础性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其次,持续加强矿产勘查工作,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开展新一轮矿产评价勘查工作,国家投入或支持做好普查工作,为商业勘查投入减小风险提供条件;重点加强西部地区矿产勘查工作,建立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新基地;开展老矿山深部、外围勘查工作,延长矿山寿命、生产周期;积极开拓新矿产资源。其三,要实施战略矿产资源储备,合理、节约、循环利用矿产资源;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强化矿产资源领域地质科学理论与勘查技术研究开发;加强矿业市场的培育、建设与管理。其四,还要充分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