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投资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种理财方式,国际国内掀起黄金投资热潮。甘肃省作为黄金资源大省,却还处于卖原金的阶段。如何把黄金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在这个热潮中掘得更多的“金”,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7年11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显示的原金价格已经达到208元/克, 而当年上半年国际黄金均价为658.75美元/盎司,均创历史新高。至2007年,国际黄金市场价格已连续27年攀升。
据相关部门统计,甘肃省近几年黄金销量稳步增长,主要以黄金的衍生品和纸黄金为主,而每年岁末发行的生肖贺岁金条热销,则是黄金热的缩影。
甘肃省属于黄金资源大省,现有各类金矿550多处,已探明黄金资源总储量709吨,其中可利用资源量422吨,占探明储量的59.5%%,预测潜在资源量约3000吨,已形成酒泉、甘南和陇南三大重点产金区。2005年,全省共生产黄金8吨多(包括有色金属企业金川公司和白银公司),其中甘南玛曲格尔珂金矿产金超过2吨,产量最大。
与此同时,甘肃省的黄金深加工产业却没有同步跟进,“每年开采出来的黄金,基本上是以原金的形式销到外省或国外。”甘肃省黄金公司一位负责人不无遗憾地说。
“中国黄金市场正努力实现从商品交易为主向金融交易为主,从现货交易为主向衍生品交易为主的转变,在市场交易、运行和监管逐步规范的前提下,将全面放开黄金市场。”中国黄金协会会长成辅民在“200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曾经这样表示。
中国黄金市场日渐与国际接轨,作为产金大省的甘肃能否抓住这一机遇,将本省的黄金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现在卖什么都比卖原料值钱,尤其黄金加工业,利润都在附加值上。”有专家说。
“任何一种商品只有形成一个产业,才能有效对抗市场的风险,而相关的公司、工厂是这个产业毋庸置疑的‘领头羊’。”宋圭武教授认为。
据了解,甘肃省只有几家公司在做黄金深加工,“但也只能算是粗加工,精细的深加工基本上没有。”黄金公司一位负责人说。
资料显示,甘肃省1965-1975年原材料工业价值平均每年流失约l0亿元,l975-1985年平均每年约20亿元,1985-1989年平均每年25亿-30亿元。到21世纪以后,尤其近几年随着黄金投资的日渐升温,甘肃省作为黄金资源输出大省,输出越多,利益损失也越多。
黄金不光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在工业、科研、医药领域也有非常大的潜力。金具有极高的抗腐蚀的稳定性,使它在宇航领域大显身手;金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使它在导体、半导体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可制成超导体;金还有良好的工艺性,极易加工成超薄金箔、微米金丝和金粉,很容易镀到其它金属和陶器及玻璃的表面。正因为有这么多有益性质,使黄金的深加工前景广阔。
“甘肃省发展黄金产品的深加工业、精加工业是优势转换的重要途径之一。”宋圭武认为。作为黄金产品深加工,黄金原料自不必说;能源方面,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水资源富集区,能源充足,电力供应有保障,与输变电匹配的电力供应体系,为高耗能的资源开发和冶金工业发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在政策上,近几年甘肃省也出台一些扶持、优惠政策。那么,具备黄金深加工能力的“领头羊”,何时破壳而出呢?(消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