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沪指6天暴跌近千点 4600点盘中失守

2008年01月22日 0:0 119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受海外股市暴跌影响沪深两市今日继续暴跌,截至10:14,沪指下跌287点报收4626,跌幅5.85%。深成指下跌1000点报收16210点跌幅5.81%。盘中沪指曾经跌破4600大关,6天累计下跌接近千点。
         延续昨日暴跌走势,今日沪指以4818.00点开盘,低开96.44点,集合竞价成交7.0亿元。深成指以16761.75点开盘,低开449.18点,集合竞价成交3.6亿元。



政策及市场消息面上比较重要的有:

减持平安和中信 基金兑现2348亿浮盈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首批年报今日亮相

平安拟再融资1400亿引发扩容恐惧症

深交所:力争尽快平稳推出创业板

IPO网下发行即将实现电子化

北京拟建四板 谋资本市场“第三极”

证券发行交易改革在即 或在创业板前

     集合竞价后大部分股票迅速暴跌,两市红盘股票不超过30只。中石油最低跌至25.61元,最为市场担心的是中国银行意外停牌。此前有消息认为,中行在美国次债危机中出现大量损失,如果消息属实,银行股将会雪上加霜。中信证券认为,总体来看,目前国内外影响市场的因素还不明朗,震动过后市场有望迎来短期平静来消化这些因素,投资者应该保持谨慎态度。

      市场大C浪下跌形态显现
      周二早盘两市股指再次暴跌,连接跌破多道整数关口以及去年底4778点低位,市场大C浪下跌的形态已经出现。盘面看,中国平安再次跌停,金融等权重指标股遭到基金等机构抛售的迹象比较明显,市场陷入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全面恐慌状态。 不过从短线看,大盘已严重超跌,立即杀跌似不可取,投资者可等待反弹机会。 
    半小时暴跌超6%沪综指破4600 又一个530?
今日,沪深两市以4848点直接低开,之后股指出现大幅下探,而盘中虽然出现弱势反弹,但此后遭遇大幅杀跌,今日,沪综指一路杀跌,连破4800点、4700点、4600点等三大关口,而沪综指也创出下跌点位记录,达338点,与此同时,深证成指则创出最大下跌点位,整体下跌超7%,而中国石油、中国神华等个股等均创出新低,中国石化也出现跌停。

     A股震荡:内因甚于“外患”
    “暴风雪”再次袭击股市,这次,A股创下近半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不光A股,昨天整个亚太地区股市都笼罩在寒冷之中。其中,港股暴跌近1400点,幅度超过A股,印度股市跌幅甚至达到7%,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股市跌幅也均在3%左右。

   显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地震”仍在扩散中。“震中”是美国,上周因花旗等金融机构公告巨额亏损,美国股市哀鸿遍野。尽管美国总统布什紧急发布减税1450亿美元的“救急”方案,尽管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美国财长保尔森等均发表言论为金融市嘲打气”,但经济衰退的预期在增强,看淡股市成为主流资金日益广泛的共识。

    A股本轮下跌始于上周三,与花旗等发布巨亏公告,美国等市场爆发新一轮大幅度下挫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总体看,外围环境进一步恶化成为本轮A股下跌最直接的原因。

    2007年2月27日,A股当日下跌9%,创出10年最大单日跌幅。A股抛售浪潮迅速蔓延至亚洲、欧洲和美国股市,这是中国股市动荡首次对全球市场形成重大冲击。回顾近一年A股与国际市场的关联情况,可以发现,几乎每一次国际市场的重大波动,均会对A股造成一定影响。这一情况说明,近一年来,A股市场超然物外、特立独行的“个性”正在悄悄发生变化,A股和国际市场的关联度在日益提高。

    考察A股走势,必须越来越重视外围因素。随着中国实体经济国际化程度提高,上市公司与国际市场有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同时,随着QFII和QDII额度增加以及同时在境外和A股上市的公司增加,A股与国际市场联动是必然趋势。

    但是,就目前而言,A股仍是一个封闭市场,市场规则和内涵,以及投资者结构等方面均与国际市场有很大差别。因此,A股走势虽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但根本上,决定其涨跌趋势的内因仍是国内经济宏观面和上市公司业绩变化预期。

    “又好又快”是中国宏观经济努力的目标。国家正着力化解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从长远看,相关努力将提升中国经济质量,维系上市公司业绩可持续增长。

     就今年而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启动阶段,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刚刚破题,加上遭遇强劲的通货膨胀压力以及外围经济衰退风险的影响,转型压力非常明显。

    就宏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看,抽紧银根、压缩流动性,强力应对通货膨胀,通过调整财税政策影响产业结构和分配结构等等,均对企业经营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换言之,大力度的经济政策频频出台,增加了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

    从市场自身供求关系看,央企整体上市、“大非”、“小非”解禁高潮到来,以及允许外资公司发行A股和创业板市场即将推出等等,都将大规模增加供应。比较而言,需求很难同比例增加。虽然存在人民币升值因素,但QFII额度不可能突然放大,而国家对外资非法流入境内管制趋于严格,境外资金增量有限。国内资金方面,利率上调正在降低资金入市意愿,加上严格信贷和企业资金入市,以及储蓄资金“富矿”已被深度“开采”等原因,需求也相对有限。

    更重要的是,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预期正在下降。从三季度整体业绩报告看,增幅环比逐季下降,预计全年也将表现为增长放缓的走势。加上宏观政策趋严,通货膨胀压力等因素,专业机构普遍对今年公司业绩增长持谨慎态度。

     去年底,券商、基金等专业机构纷纷发布今年投资预测报告。一个引人瞩目的共识是:2008年将是“振荡市”。“振荡”是对大起大落的一种描述,由于机构目前只能通过股市上涨获利,因此,对机构预期的解读似应剔除“水分”,持更谨慎判断。从这个角度看,机构相信今年具有投资机会,但不是市场整体性机会,而是“振”“荡”过程中的波段机会。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