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万隆:风雨之后 谁将成为下轮主热点
2008年01月23日 0:0 1326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对于投资者而言,站在宏观产业政策的高度来把握小市值股行情,才能更好躲避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寒风吹袭。
一,核心资产板块将维持长期弱势,任何反弹都是逃命机会
政策平抑股市资产价格泡沫、业绩出现周期性拐点甚至可能急速下滑、主流机构抛售,几乎所有的不利因素都可以指向金融、地产等核心资产板块,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大蓝筹集体预增的目前阶段,基金依然会毫不留情的对其进行坚决抛售。我们昨日的文章曾提到,数据显示在本轮暴跌之前,基金们就重点减仓了大蓝筹类股。
并且从根本上来说,以上的不利因素影响都将是长期的,目前还远没有被市场充分消化。这也就决定大蓝筹板块已经不可救药跌落到长期的下降通道之中。
我们认为,在政策环境相对缓和和业绩公布大面积预喜的三月份,将可能促使大蓝筹板块触底反弹,给投资者以绝好的逃命机会。但是从长期来看,主动的参与这一板块无异于是将自身立于危墙之下,是不可取的。
二,小市值成长股将是傲雪寒梅
从历次行情来看,在市场陷入到长期低迷阶段的时候,市场对大市值类股往往不会过多关注,而小市值成长类股则往往能够逆势上涨,被主流资金看好而异军突起。实际上,我们认为小盘成长股和ST重组类股很可能在未来大势的长期低迷过程中,充分扮演弱市明星的角色。
1,非周期性的小市值股成长性高
产业结构转型特殊背景下赋予的高成长性、基金等主流机构弃大就小、主力规避政策平抑资产价格泡沫风险的优势,必在大势趋弱的环境下成就非周期类的小盘股行情。
我们认为,和消费及产业升级息息相关,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大方向的小市值类上市公司,将可以在规避经济周期波动风险的情况下,业绩逆周期而上。实际上,在今年初基金们就先知先觉的对持仓结构进行了调整,顺应大环境卖出传统的大盘蓝筹板块,买入具备高成长性的小盘股,这恐怕不能简单的看做是应对一季度小盘股年报行情,而实际上是属于一种长期的持仓结构调整。
2,重组股容易演绎乌鸡变凤凰
另在央企整合大背景下,最容易在弱市中屡屡上演乌鸡变凤凰的ST类股也应是我们关注的重心。无数次的事实都证明,在目前中国股市缺乏退出机制的情况下,ST股永远是最好的壳资源,重组一般是ST公司、地方政府和投资者三赢的选择。
同时,在08年信贷紧缩,资本市场可能陷入低迷导致IPO难度加大的背景下,将刺激更多的企业通过借壳方式来获取资金。
总体上,在未来行情较为低迷的情况下,ST股反而容易上演更加强势的表演。我们认为,央企整合、行情低迷、各方利益刺激、缺乏退市机制都为重组行情提供最好的注脚。
三,站在宏观产业政策的高度上把握结构性机会
目前国内的产业政策结构调整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下反而可能加速,从而在宏观政策层面蕴含了更多的小产业持续成长为大产业的结构性机会。
一是08年面临的环境很可能是出口增长放缓、消费提震不如预期理想、传统的固定资产投资滑落,这意味这中国经济增长需要发动新的引擎。否则,国内经济很可能出现通胀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风险。实际上,目前经济周期拐点的迹象日趋明显。
二则是在目前的体制下,由于市场自身的内在启动动能不足,政策必然充当引导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旗手。
三在经济增长动力放缓的背景下,为应对紧缩风险,管理层必然加大产业结构转型的力度。从而达到在促使产业转型的基础上,同时维系经济增长动力不至于出现刹车的风险。
实际上,和目前管理层面坚决控制传统的固定资产投资态度截然不同的是,节能减排、新能源、农业、医药等屡屡出现在管理层肆意呵护的语气中,这种“厚此薄彼”的态度,显然蕴藏着不少政策性机会。
而如何站在宏观产业政策的高度,把握小市值类股的结构性机会,将是投资者躲避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寒风吹袭的关键。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