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信号或将“解冻”市场

2008年02月01日 0:0 91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30日美国的再次降息和经济刺激方案获得通过,以及全球股市出现回稳迹象等将有利于A股市场外部环境的转好,而国内目前虽然面临通胀压力仍然较大、短期股指大幅下挫引发市场恐慌情绪蔓延等因素,但中央强调要科学把握宏观调控节奏和力度,给广大投资者带来一个信号,或许宽幅震荡之后的A股市场有望迎来暖春。
  如何应对通胀压力

  中国目前面临的通货膨胀是由多方面原因综合引发的,一方面是随着美元的持续贬值,国际市场上各种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石油、金属矿石以及粮食作物等重要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我国进口这些商品的成本也大幅提高,从而直接抬高国内商品价格。另一方面,由于美元贬值导致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加剧了国内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在国内投资渠道仍然极其缺乏的情况下,房地产等行业出现爆炸性扩张。

  经济过热的担忧依旧是我国今年经济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防止出现明显的全面通货膨胀是经济工作的重点。自去年以来,单纯靠提高存贷款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措施并未能明显遏制住物价持续上涨的步伐,只有结合经济、行政以及产业等方面的综合方法,才有可能切实抑制住通货膨胀。

  一般而言,加速本币升值是应对通货膨胀的重要措施。自人民币汇改制度实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就一路走高,1月31日创出新高7.1853元,累计升值幅度已达11.41%。但目前来看,国际资金流入我国的速度太快,美元的不断贬值加上持续降息导致更多美元进入新兴市场,简单采用升值本币的方法难以抑制住这种资金大量流入带来的通胀压力。因此,为了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解决贸易顺差过大等问题,政府加大财政政策的力度,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增加社会福利、调整出口退税等方面就显得十分必要。此外,作为国内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A股市场能否继续保持健康稳定平稳的发展,发挥股市吸纳过剩流动性的作用,也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注政策面动向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充分认识外部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科学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尽可能长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仍然有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国内经济发展也还有许多新的困难和矛盾,在目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宏观调控是否存有调节余地值得关注。

  从历史经验来看,国家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灵活操作值得期待。如果2008年经济增长出现明显减缓,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也得到一定缓解,那么从紧政策的实施也有望放松,而扩大内需、刺激国内消费从而带动经济持续增长等的措施也将重启。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及严厉的宏观调控是否仍有必要并继续实施,在当前来看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总体来说,对A股市场人气的逐步恢复将有所帮助。而从技术上看,昨日中国石油护盘迹象明显,尽管收盘沪综指年线告失,但短暂失守并不代表有效破位,在消化了恐慌性杀跌的心理压力后,如果政策面预期能够出现一定的明朗,A股市场恢复生机的可能性很大。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