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双防"政策取向不变

2008年02月19日 0:0 101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今年1月份的PPI昨日已经出炉,较上年同期增长6.1%,增速创下3年来新高,而1月份的CPI也将于今日公布。尽管数据尚未公布,但业内人士却纷纷认为CPI将高企。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认为,未来物价走势压力非常大。PPI高涨,可以想象CPI将会创新高。影响1月份CPI的因素很多,如南方罕见的雪灾、以及中国传统的春节等。雪灾期间,由于交通中断等所造成的农副产品运输受阻,以及2月份的春节因素而导致的暂时性食品价格上涨,将使得1、2月份CPI高企,甚至将超过2007年中的最高值。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教授认为,CPI高企是由周期性因素和特殊性因素引起的。周期性因素是春节之前消费需求旺盛,需求大;特殊性因素则包括雪灾、去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国际市场上大众商品价格上升等。

  受各种因素影响,市场上对于宏观调控政策是否该进行调整开始引发议论。之前市场曾产生一种预测,认为管理层会主要考虑影响国内经济运行的暂时性因素,从而适当放松此前确定的"从紧"的货币政策,但现在这种预期开始动摇,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当前以"双防"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将不会改变。

  国务院应急指挥中心和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明确表示,虽然雨雪灾害对中国特别是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比较大的影响,但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不会发生变化,以"双防"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会改变。

  有业内人士指出,任何一种宏观调控政策都要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发展变化,作出相应的科学调整。目前既要贯彻"双防"的目标,也要兼顾影响经济运行的暂时性因素,政策取向的松紧都要适度,关键是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前提下,以全局的眼光科学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

  赵锡军教授认为,货币政策主要是针对未来,不是针对历史。这些因素是否会继续存在,如果是,货币政策则要进行调整,但从目前来看,部分因素会有所回落,如雪灾、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但部分影响因素还会继续存在,有些东西还是要看国际形势。

  郭田勇教授同样认为,央行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物价高企可能会成为调整的诱因。货币政策的一个出发点是保持币值稳定,保持购买力。而根据银行的相关数据显示,货币政策的压力依然很大,投资欲望也还很强烈,经济过热的根源依然存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的政策导向,很可能将根据1、2月份的经济数据进行微调,但在调整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暂时性因素作用,预留政策调整空间。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