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是涨势能否延续的关键
2008年02月20日 0:0 88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在一月份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公布的敏感时期,大盘经受住了“考验”,以温和放量的阳线显示了对一系列数据的态度,不过这种反应是否可以理解为底部构筑成功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关键因素就在于成交量。
从盘面上来看,大盘在击穿和考验年线时形成了两个比较长的下影线,而在这个时间段也就是春节前后,最明显的盘面特征就是成交量萎缩,地量出现后又有了下跌抵抗,流露出来的信号就是市场杀跌动力已经减弱到一定程度了,换句话说,就是短线底部随着地量的显现而显现。然而笔者认为,跌不下去并不等同于上涨,还必须有成交量配合的硬性条件才能构成大盘转折,如果成交量不能明显放大,近日底部的出现只能视为反弹信号而非反转。
实际上,制约成交量放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缺乏有足够号召力的领头羊。我们对比深市和沪市就不难发现,深市在这轮下跌中跌得不深且反弹力度要比沪市大,中小板综指走势最强,已经回升至前期高位平台的下沿,这比较明确地告诉我们,沪市因权重蓝筹股拖累而导致走势落后于深市。那么在大盘反弹过程中,承担领先角色的一直是深圳的小盘股,最明显的就是中小板,折射出增量资金在场外观望而存量资金在场内腾挪的现实。而小盘股活跃的持续性不够,包括近期活跃的农业、灾后重建等板块,对市场的号召力还是不够力度,或者可以理解为市场对这些板块的题材是否真正可以兑现持有怀疑态度。这也就是大盘成交量维持温和、未能明显放大的原因所在,而这种制约的根本原因还是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保持观望态度的体现。那么,归根结底还是回到金融、地产等权重股身上,对这些大市值品种的态度决定了市场的做多力量。
笔者对短线大盘维持技术反弹持谨慎乐观态度,反弹动力取决于权重股。短线对宏观数据的利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所消化,对紧缩措施有了一定心理准备;而外围市场也略微稳定,特别是随着欧洲金融机构陆续有明朗预期后,香港市场的企稳对A股特别是金融股会产生相应的支撑作用,这两个方面的合力有望短线构成一定的反弹动力。不过,在整体的资金和筹码供求已经出现较为明显失衡的状况下,这种反弹动力不会表现得很强劲,对于扩容的担忧会随着股指的上涨而显露出来,因此,操作上保持谨慎为宜,权重股左右大盘走向,而成交量是最直观的标志,估计大盘维持成交量温和放大的振荡上行格局的时间不会太长,缺口上方大盘再度遭遇阻力的可能性较大。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