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薪酬涨6.75%略高于CPI
2008年03月03日 0:0 927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工资跑不过刘翔,也要跑赢CPI。”去年广为流传的这句话,道出了工薪一族对“涨工资”的期盼。那么,2007年我们的工资到底涨了多少呢?
中华英才网最新发布的年度薪酬调查显示:2007年下半年年度税前现金收入总额的平均值(以下简称:年度总薪酬)达到40073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7540元,涨幅达6.75%,略高于CPI上涨水平。
中华英才网人才研究中心姚晓泽告诉《市场报》记者,中华英才网每半年一次的薪酬调查,至2007年下半年已经开展了八期。这组数据是对比06年下半年收集的20多万条数据和07年下半年收集的30多万条数据得出的结论。
浮动薪酬涨30.96%
从薪酬结构来看,固定薪酬的涨幅2.38%,从2006年下半年的28754元上涨到2007年下半年的29439元,涨幅程度低于年度总薪酬的涨幅程度。
与企业和员工个人业绩关联的浮动薪酬涨幅较高,达30.96%,从2006年下半年的5952元上涨到2007年下半年的7795元。
补贴收入则有所下降,从2006年下半年的3314元,下降到2007年下半年的2839元,下降幅度达14.34%,其中,教育补贴和通讯补贴的降幅最大,降幅分别为39%和31%。这与《劳动合同法》出台、CPI高企条件下企业降低用工成本不无关系。
金融领跑涨幅达280%
2007年的牛市行情造就了许多百万金领。2007年金融行业年度总薪酬涨幅为280%,其中浮动薪酬的涨幅更是达到了1370%。
紧随金融涨幅之后的是电信行业,增幅超过了39%,快速消费品行业年度总薪酬涨幅达17.3%,IT产业平均薪酬涨幅为13%,其他如贸易、物流等行业的薪酬涨幅基本与CPI涨幅持平,在4%至8%之间。
有涨就有跌。行业总体薪酬跌幅最大的是房地产服务业,跌幅达30.35%,其中房地产开发业的跌幅达19.54%。
华南薪酬增长最快
华南、华北和华东3个经济较发达地区引领了此轮薪酬的上涨。华南地区薪酬涨幅最大,由2006年下半年的29913元增长到2007年下半年的33017元,涨幅达10.38%;而华北地区依然保持着基数上的领先,年度总薪酬从43836元增长到48207元,涨幅为9.97%;华东地区则由41547元增长到45411元,涨幅达9.30%。其他经济欠发达的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薪酬涨幅在2%到4%之间。
两头人员薪酬涨幅超10%
英才数据库将公司员工由高至低划分为5个层级:公司高层、总监级员工、经理级员工、主管级员工(包括高级技术类员工)和基层员工。在企业内部不同层级的员工之间,2007年下半年的薪酬涨幅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如下图所示:
公司高层和基层员工的薪酬涨幅都超过了10%,公司高层薪酬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企业经营利润的增加,基层员工则受益于国家出台了最低工资条例、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逐步调整等保护政策。总监级员工、经理级员工和主管级员工薪酬涨幅相对平缓。
大专薪酬涨幅达23.23%
从学历分类来看,博士和MBA学历的员工薪酬涨幅分别是14.48%和9.27%,大专和大专以下员工的薪酬待遇有所好转,涨幅分别是23.23%和14.58%。而硕士(不含MBA)学历的员工薪酬却下降了14.61%,本科学历员工的薪酬仅增长0.76%。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