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中国有信心规避金融危机

2008年03月03日 0:0 9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中国经济形势虽然与当年日本“有相似之处”,但不同之处也非常明显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昨天(2日)表示,面对2008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中国货币当局已经做好准备接受挑战,并有信心避免金融危机发生。

    鉴于去年以来国内物价涨幅加快,资产价格也处于历史高位,有评论称中国有可能重蹈当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的覆辙。而易纲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形势虽然与当年日本“有相似之处”,但不同之处也非常明显。

     他认为,当前人民币的各项利率水平处于适中的位置,不像当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时利率水平趋于零,缺少回旋余地。而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进可攻,退可守”,相信可以避免金融和经济危机发生。

   去年我国CPI上涨4.8%。而从2005年启动“汇改”至今,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约16%,实际汇率水平升值10%。人民币出现了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怪现象”。

      易纲称,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其实是调整“中国商品和资产价格在国际市场中相对便宜”的两个渠道,相互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人民币升值后,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力上升,我国目前大量进口大豆、石油等物资,在这些物资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使得进口价格上升幅度有所减少。从这种意义上说,国内老百姓消费汽油、食用油,其实都享受到了人民币升值的益处。他认为,综合考虑人民币对内对外的加权购买力基本持平,至少没有降低。

     易纲称,严防通胀仍是今年首要任务。人民银行将采取综合手段来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率、对贷款进行窗口指导、利率和汇率政策等,从中进行最优组合,从而使通胀达到可以接受的范围。

       易纲还强调,人民币升值的全球背景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流入大幅度增加”。在这一“世界性的调整”过程中,人民币升值幅度及物价上涨水平相对来说是小的,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他认为,面对大量资本流入,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采取资本管制方法,但效果不理想。其经验是,资本管制无法根除资本大规模流入,局部性的资本管制对于开放经济体作用有限,被管制的资本总可以通过未被管制的渠道流入国内。而如果实行全面的资本管制,则代价太大,不仅影响经济效率,还可能导致腐败问题,因为不可持续。而对于中国来说,考虑到台港澳、海外侨胞等特殊情况,资本管制的难度更大。

      他表示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放松对国内资本外流的限制,更重要的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以接近合理水平的汇率、利率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对资本流动加以调节。

      易纲是在财政部举办的“国家机关青年金融知识系列讲座”上发表上述观点的。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