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亿股中国平安限售股今日解禁冲击几何

2008年03月03日 0:0 90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上周招商银行(31.97,0.20,0.63%)限售股解禁,股价不跌反涨,那么中国平安(71.20,1.20,1.71%)今日31.2亿股上市流通又会给市场带来怎样影响?分析人士认为,对于一些战略投资机构来说,中国平安的解禁风险应该已有一定预估,而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这些机构所做的或只是轻微结构性调整,金融类公司在其组合中仍占一席之地。

  一次性抛售可能性不大

  公告显示,中国平安合计共有31.2亿股将于2008年3月3日起上市流通。此次平安的战略投资者解禁共有20家机构,而限售流通股解禁包含约50家机构,此次新增上市流通数量也远高于目前已流通A股额度。

  虽然前有招商银行的示范效应,但此次平安限售流通股解禁却不同于招商银行,招商银行解禁的主要是股权分置改革的“大小非”,而中国平安的解禁则包含原始配售股和战略投资股。

  有机构认为,总体来看中国平安的解禁压力偏大。20家战略投资者中有7家有望成为解禁后长期稳定持股的股东,其他13家机构的2.2亿股则可能抛售。50家国内限售流通股股东中,估计有9家有望长期持股,其他41家持有的约10亿股则可能抛售,预计抛售的股票总值在850亿元。

  不过战略投资者短期内一次性抛售解禁股的可能性应该不大。首先,因最近股市波动,平安股价从最高149.28元下跌至70元,股价被腰斩,调整压力大大减弱;其次,以上周末平安H股的收盘价为60.8港元计算,A/H溢价仅为17%,而以目前价位计算,平安08年的市盈率也只有25倍左右,估值水平具备相对优势;第三,战略配售者当初买入平安的价格在33.8元左右,之前平安最高曾接近150元,比较而言,70元的股价或许还有吸引力,而且战略投资者本来就是以做二级市场为主,即使抛售平安,依然存在买回来的可能;第四,从利益博弈的角度来看,战略投资者应该会有一个利益平衡机制,若一次性抛出10亿股,直接将平安砸向跌停,并不能最大化其收益,也是一种非理性行为。

  机构仍看好公司竞争力

  理性看待中国平安,其竞争力依然存在。首先从行业来看,保险业仍存在投资机会,一方面受全国雪灾影响,虽然保险业面临灾害损失的理赔,但是通过此次灾害,也有更多的企业会认识风险,加强保障资金的投入。

  其次从中国平安自身来看,并不缺乏竞争力。来自申银万国的研究报告认为,投资平安最重要的理由是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团队,在这方面平安有着其它保险公司没有的优势,申万将平安的合理价值定为90元,且没有考虑未来金融控股的潜力。H股方面,瑞士信贷亦将中国平安的评级由跑输大市上调至跑赢大市,因业务增长强劲,将目标价提升至80港元(相当于2008年26.5倍的预测市盈率),原目标为70.7港元。

  当然也有机构持谨慎态度,像高盛将中国平安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目标价由118港元降至60港元左右。高盛认为,内地逐渐紧缩的宏观调控措施将令A股市场大幅波动或者走低,预期保险商的盈利将会受到影响。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