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强:积极稳妥发展期货市场

2008年03月04日 0:0 7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访全国人大代表、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积极稳妥发展期货市场。”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此表示。
  近几年来,国内期货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商品期货品种达到19个。2007年市场成交金额达到创纪录的4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在50%以上。但是刘兴强表示,总体上看我国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还比较弱,还不能满足众多企业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需求。因此,要从服务国民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的规模和效益的角度,推动期货市场的发展。

  他建议,首先应积极发展商品期货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国际经验表明,机构投资者是商品期货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和稳定市场的主导力量。目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比例太低,不利于市场的稳定运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培育商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商品期货交易,提升机构投资者的比重,拓展商品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出台支持期货市场发展的经济政策和税收政策。目前,现货企业参与期货市场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和限制,增加了现货企业参与套保的成本,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现货企业参与套保的积极性。期货经营机构和期货市场的产品创新也存在政策扶植不足的问题。建议国家从目前期货市场发展的现实条件与需求考虑,采取鼓励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规避风险,鼓励期货经营机构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实施支持期货市场发展的经济政策和财税优惠措施,形成有利于期货市场发展的政策环境。另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支持农村新经济组织发展,帮助他们利用期货市场化解经营中的市场风险。

  刘兴强认为,要利用当前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时机,努力推进期货市场健康快速发展。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认真抓好两件事:一是积极推进期货品种创新。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商品生产、消费大国,期货市场大有可为。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市场发展的条件,逐步确立期货交易所在我国期货市场品种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我国期货品种审批制度的变革,使期货市场发展更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是规范各类大宗商品质量标准,推动现货市场建设。目前,国内很多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各厂家、各地区生产、销售标准各不相同,人为地造成了现货市场的区域分隔,影响了现货市场发展,制约了期货市场的品种创新。刘兴强建议,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兼顾现货市场贸易习惯,制定符合市场实际的大宗商品质量标准,为期货市场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