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三部门解读宏观经济

2008年03月10日 0:0 111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本报特派记者 刘京青
(《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3月10日 第2619期)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6日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调控问题回答媒体提问。保持价格总水平不失控
        马凯在回答有关宏观调控有效性的提问时说,五年来,中国经济既快又稳地发展,经济增长连续五年保持在10%或多一点,年度之间、季度之间波动较小。更重要的是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大幅提高,经济结构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包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内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结果。
        关于当前物价形势,马凯说,目前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农产品价格上升引起的结构性上涨,它与全面的、持续的、轮番的价格上涨引起的明显通货膨胀还是有所区别的。
        对实现今年4.8%左右的价格预期调控目标,马凯表示,困难再大,也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努力实现调控目标,“有决心、有条件、有措施”保持价格总水平不失控、总体稳定。
        但马凯同时表示,尽管当前价格上涨仍然是结构性的上涨,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价格上涨的压力。相反我们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价格上涨的压力是增大的。随着市场化的进程、经济发展,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价格以及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也是趋升的。环境损害成本过去都不计入价格,现在也要逐步计入成本。所以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压力也是非常大的。再加上流动性过剩、资金充裕等影响。总之,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价格问题是关系全局的问题,必须做好相关工作。
        在谈及今年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时,马凯说,灾害对受灾地区的影响是严重的。特别是农业、林业、基础设施受到很大影响,工厂停产面也比较大。第二,灾害的影响对全年来说是阶段性的。第三,灾害对于全国来说还是局部性的。总之,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或继续增长的趋势。稳健财政政策将着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
        关于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谢旭人表示,在今年宏观调控中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财政政策将着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并加强与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把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和促平衡有机结合起来,努力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谢旭人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一是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和国债资金规模。二是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三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五是大力推进依法理财,抓好增收节支。
        针对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措施,谢旭人指出,要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落实好支持西部大开发等财税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支持重大装备国产化、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完善出口退税、加工贸易、进出口关税等相关政策措施,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支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鼓励资源性、节能降耗、关键零部件等产品进口。实施鼓励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的进口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开展国际化经营。美国次贷危机不可小视
        在回答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提问时,周小川说,次贷危机从去年夏天开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见底,所以不可小视。他阐述了现在能够看到的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
        他说,对金融机构的直接影响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次债方面也有一些投资,这些投资会有损失,但是总的来讲,数量和比例都不大。也就是说中国金融机构次债投资所占的比例比较小,能够消化。中国金融机构规模比较大,经营状况也比较好,少量的损失可以承受。
         谈及间接的影响,周小川说,美国经济带动全球经济会产生哪些变化,包括在国际贸易方面产生的变化,这些对中国经济会有进一步影响,究竟有多大还有待观察。另外,这个影响有可能是一轮一轮的,美国的经济可能第一轮会影响到其他国家,比如欧洲,欧洲又间接地对中国经济有影响。所以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他还说,从政策层面来看,美国通过降低利率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美国降低利率以后,对中国的利率或者货币政策会有影响。需要看到,当今的全球经济,相互影响比以前大多了。过去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利率政策都是比较相对独立的,但是现在各国利率的相互依赖性比以前增大,对中国来讲也是需要观察的挑战。
        周小川指出,美国采取了其他一些政策来防止经济衰退,这些政策会不会在当前或者今后一段时间使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也是有可能的。比如说放松银根,采取一些财政补贴或者救助的措施。中国的流动性过剩本来就和全球的流动性过剩有关系,如果全球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还可能进一步加深的话,那对中国的货币政策也会有进一步的影响。
        他表示,在全球化深化局面下,有很多影响超出以往的经验和以往的分析套路,需要给予密切关注。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