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恩:节能减排靠技术

2008年03月10日 0:0 163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突破关键科技瓶颈

  张洪恩代表(河南豫联能源集团公司董事长)

  企业实现节能降耗目标,必须在技术上实现突破。一项关键技术,能带来巨大效益。只有把科技创新这个翅膀做硬做强,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降耗目标。

  电解铝是国家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经过多年攻关,长期困扰电解铝生产的世界性难题——铝电解系列不停电停开槽技术被豫联集团彻底攻破。靠这一项技术,每年可为公司节电2000万千瓦时,综合经济效益达3000万元以上。2007年,该技术已在国内18家大型铝骨干企业推广使用,每年可节电8.5亿千瓦时,减少燃油消耗3万多吨,增产原铝12万吨,增加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这两年豫联集团已节约标准煤12.6万吨,到2008年底完全可以提前完成“十一五”期间节约14万吨标准煤的总体目标。集团逐步实现了成本优势向技术优势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从根本上扭转我国节能减排的被动局面,必须解决好专业人才缺失问题。豫联集团与著名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落实院企合作协议,为企业做大做强做久奠定基础。 

  推动农村沼气建设

  谢木兰代表(江西省余干县瑞洪镇镇郊村妇女主任)

  在我们家乡,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沼气的使用。既可以充分利用秸秆、粪便等废弃物,也能为百姓提供生活用气。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年可节省燃料费800余元,沼液和沼渣成为农田和蔬菜棚里的天然肥料,仅此一项又可节省购买化肥的费用800余元。沼气带动养殖和种植业,一年节省支出过千元。打2006年起,附近几个村子都用上了沼气。只要不是阴天等天气不好的时候,产出的沼气都很充足,足够老百姓日常用了。

  建议对现有的沼气设施进行改造,建设集中供气的沼气池,以降低老百姓的使用成本;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减免收费标准;农业部门应把好质量关、技术关,培训建造沼气池的技术人员,加大推广力度。

  在“三废”里淘金捞银

  农智毅代表(广西龙州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霞秀糖厂质检科科长)

  这几年,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过去当作垃圾处理的废渣、废水都变成了宝:蔗叶可用于饲养,蔗渣可用于造纸,废糖蜜用于生产酒精和味精,就连滤泥也能用来生产有机肥……甘蔗这回被吃干榨尽了,在“三废”里“淘金捞银”,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曾被认为是效益低、污染大,没有多大潜力的夕阳产业的糖业,在广西已成为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

  就拿我们龙州县来讲,以蔗糖产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先进环保技术为支撑,已形成甘蔗—制糖—蔗渣造纸、蔗渣产生物有机肥、废糖蜜制酒精—生物有机肥回田的产业链,一根小小的甘蔗“造就”了造纸、酒精等多个新兴产业群。目前,全县财政收入有近六成来自该产业,蔗糖业真正成了龙州的支柱产业。龙州65%的农民依靠种蔗脱贫致富。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