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代表建言铅锌市场发展
2008年03月13日 0:0 1401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本报特派记者 刘京青
(《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3月13日 第2621期)
近两年来,国内铅锌市场剧烈波动,价格的大起大落,也令企业经历了盈亏转换的考验。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两位来自铅锌企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宏达集团董事长刘沧龙和陕西东岭集团董事长李黑记,请他们就今年的铅锌价格走势、铅锌企业如何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和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发表见解。完善相关政策利用境外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
随着中国经济更深地融入世界,各行业的发展已不能独善其身,特别与世界接轨较早的有色金属行业对世界经济的冷暖更为敏感。近两年铅锌市场剧烈波动,市场屡创新高之后,又经历了价格的逆转,令企业经营环境变数陡增,也让人们对今年的价格走势更为关注。
针对明年价格走势,刘沧龙分析认为,由于南方雪灾影响了部分产能,今年的锌价波动较大,价位应在27000元上下震荡。他指出,美国次贷危机对国内铅锌市场的影响有限,但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国际上一些财团借机炒作,人为操纵价格,直接导致有色金属价格剧烈波动。
刘沧龙指出,企业在经营中规避市场风险,套期保值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手段。他说,随着我国企业生产能力、服务质量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已经有条件并有着强烈意愿参与境外套期保值业务,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规则,保障生产的稳定和盈利的可持续,从而规避风险。但他同时指出,由于国内目前套期保值业务交易还有待进一步培育和完善,而企业参与境外套期保值业务又受到国内法律和政策方面不配套、不完善的影响,使许多有实力的企业不能合法开展境外套期保值业务,也使这一有效的避险手段大打折扣。
刘沧龙说,对此,自己已经不是第一次呼吁了,但为了企业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今年他还要继续呼吁。
他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在法律和政策方面存在不配套、不完善的现状,使许多有实力的企业不能合法开展境外套期保值业务,不能有效利用套期保值手段规避风险,保持生产平稳而长周期运转。”刘沧龙说,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不利于国内优秀企业充分参与国际竞争以提高国际化程度。
为此,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和完善相关配套的法律和政策,为更多有从事境外套期保值业务需求的企业创造科学的管理体系、有效的服务机制和合法的途径,充分利用国际期货市场的风险和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定价和国际竞争,为更多中国优秀企业做大做强和国际化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和强力支撑。行业联合大势所趋
总理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大力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这让全国人大代表、陕西东岭集团董事长李黑记很是振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让他看到企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希望。而铅锌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是他最大的心愿。
他告诉记者,目前行业中各自为政、无序竞争现象十分突出,国内铅锌企业没有形成合力,其后果就是没有市场话语权,利润大部分被国外大集团瓜分,特别是在原料需求海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形势下,企业被迫接受高价位,久而久之,企业竞争力尽失。
为此,他呼吁有实力的企业形成联盟,在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抗风险能力、淘汰落后、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加强合作。
东岭集团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发展成为集矿山、铅锌冶炼、钢铁生产与贸易为一体的中国500强企业,先进的竖罐和密闭鼓风炉炼锌技术,20万吨的生产规模,让它后来居上,在铅锌行业名列前茅。但李黑记也坦承,行业间的彼此戒备、相互封闭和在市场中相互杀价等行为,给企业和全行业的发展都带来极大的阻碍。
尽管李黑记相信,行业从分散走向联合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短则一年,长则十年,就像小孩子学走路一样,跤摔痛了,就长记性了。”但他还是由衷地希望行业间能够尽早实现联合,“早清醒,早联合,早受益。”李黑记说。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