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的被访者希望政府采取措施救股市

2008年03月13日 0:0 100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2008年以来,中国股市一路狂跌2000点后。在万众瞩目的“两会”行情中,股民感受的依然是乍暖还寒。跌多涨少,多空拉锯异常激烈。这似乎并不是期待中的表现。尤其在06、07年的大牛市以来,中国相当多的公众加入到股民的行列中,一个健康的股市不仅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整,更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期借着两会的召开,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沈阳、哈尔滨、大连、郑州、成都、武汉等地的1000名公众进行了访问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大盘股市的看法。
  当问及“您是否关注现在证券市场?”时,75.2%的被访者表示“关注”; 8.6%的被访者表示“无所谓”;16.2%的被访者表示“不关注”。数据表明,七成多的被访者对证券市场相当的关注。

  08年以来股市逐步下调,已经跌到四千多点,当问及“您对现在股市的情况怎么看待?”时,36.5%的被访者认为是“大盘正常的震荡调整”;49.4%的被访者选择“股市疲软转熊的征兆”;7.2%的被访者表示“不清楚”。半数的被访者对股市现状持不乐观的态势,这也与股指持续下跌有直接影响。

  而在未来股市走向的预期上,当问及“您对未来股市怎么看待?”时,22.8%的被访者表示“看好”;16.5%的被访者表示“说不清楚”;60.7%的被访者表示“不看好”。

  在对未来股市看好的公众调查中,当问及“您看好未来股市的原因(多选)”时,35.7%的被访者选择了“奥运因素”;55.5%的被访者选择“经济高速发展促进股市”;79.6%的被访者表示“看好证券市场的长期走势”。

  在对未来股市不看好的公众调查中,当问到“您不看好未来股市的原因(多选)”时,49.6%的被访者选择“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对股市带来的影响”;87.7%的被访者选择“人民币升值、货币从紧等政策的影响”;54.5%的被访者表示“中国股市发展不健康”。数据表明,国家政策性的影响是导致公众对未来不看好的主要原因。

  美国从去年9月,为了应对次债危机所导致的银行流动性枯竭,已降息6次来刺激经济成长,挽救股市。当问及“您对我国证券市场管理层应对当前股市的态度满意吗?”时,1.5%的被访者表示“满意”;9.6%的被访者表示“无所谓”;88.9%的被访者表示“不满意”。近九成的被访者都对管理层就证券市场的监管表示不满。

  当问及“您觉得您我国政府是否应当对低迷的证券市场采取措施救市?”时,83.6%的被访者表示“应当”;8.4%的被访者表示“无所谓”;8.0%的被访者表示“不应当”。大部分公众都认为政府应当出面让股市摆脱目前的低迷现状。

  在股市一片惨淡的情况下,相当多的人都会将投资方向转投别的方向抵御风险,保证资金收益。当问及“您是否考虑过转向其他的投资方式,例如黄金以及外汇投资?”时,15.0%的被访者表示“已经有所投资”;34.2%的被访者表示“准备尝试”;40.3%的被访者表示“不准备转向其他投资方式”,10.5%的被访者表示“退出股票市场”。

  股市的暴跌考验的不仅是市场与投资者,更需要管理层甚至政府的驾驭能力。必须看到,美国的次贷危机带来的影响越来越难以把握,对全世界范围的股市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中国股市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证券市场,它的健康无疑更加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但是,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不仅需要被寄予厚望,更需要的还是精心呵护。美国政府在几天内接连动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紧急救市,中国经济的宏观政策与中国股市的调节政策都应当尽快进行调整,来应对当前低迷的现状。防止市场暴跌进一步走熊应该成为现阶段股市政策的核心内容与主要任务。政府应当拿出应对年初雪灾的魄力,积极救市,让中国的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信息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