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两会委员和代表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力度

2008年03月17日 0:0 165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国际油价创出109.72美元/桶历史新高的消息,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众多代表和委员的关注。他们纷纷呼吁,作为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中国必须转变发展方式,高度重视新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许多代表和委员认为,“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方针,被明确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一个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 
         “中国发展新能源不仅是能源供应的需要,也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需要。”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强在说,“天威集团是中国大型变压器制造企业,但我们很早就认识到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意义,并较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丁强自豪地说:“天威集团是中国第一家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率先进入新能源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上世纪90年代,我们就开始考虑并着手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光电;2002年又开始进入了风电领域,从而形成光电和风电两大新能源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说:“目前,中国电源结构主要以火电为主,火电装机比例占到全部装机容量的近80%;而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较少,只有20%左右。” 
        “燃煤火电特别是小机组火电,是环境的最大污染源。”陆启洲说,“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能源规划中重点考虑电源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新能源,以减轻电力对煤炭的依赖,同时减少煤炭运输对交通的压力。”
陆启洲表示,中电投近年来在核电方面发展迅速,已成为五大发电集团中拥有核电机组最多的公司。他说:“核电站可以大大减少燃料的运输量,一座100万千瓦的火电站每年耗煤三四百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铀燃料三四十吨;核电干净、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对于环境压力较大的中国来说再合适不过。”
        全国政协委员、国电集团总经理周大兵也表示,将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集团内的装机比重。周大兵透露,国电集团将开发建立新疆、甘肃、内蒙古、河北、东北、东南沿海六大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到2010年末,国电集团风电装机总规模将达到600万千瓦,这一数字预计将占全国风电总装机的40%。 
        “民营企业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的大好机遇发展新能源,现在已经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全国人大代表、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表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比如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利用市场,也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集热器制造中心。 
        黄鸣说:“石油、煤炭等能源的有限性、污染造成的危害性,迫使全球开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太阳光照射到地球40分钟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一年的能源消耗量。2006年中国太阳能保有量9,000多万平方米,占全世界的76%;从太阳能光热产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来看,整个光热产业累计为国家节约标准煤1.8亿多吨,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约1.8亿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的核心技术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其自主知识产权率超过了95%,成为中国少数几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产业之一;有关企业也成为有能力、有实力对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生产线和产品、品牌多重输出的企业,成为有资格让西方发达国家对我们的产业进行移植的企业。 
      “生物能源也是极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之一。生物能源在为社会提供新一代清洁燃料的同时,还能促进边际土地向绿色能源基地转化。”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冠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生物柴油集团公司董事长方才臣说,“发展生物能源,既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又有利于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同时能够有效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方才臣说:“冠丰种业一直生产种子。近年来开始转向生物柴油生产。我们的生物能源项目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方才臣兴奋地说,“国家发改委把我们的项目列为‘国家高技术示范工程项目’,还给予450万元的扶持资金。一个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的项目正在建设之中,这对于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国家对发展新能源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由于中国新能源发展历史较短,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代表和委员们建议,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力度,特别是在即将出台的能源法中应增加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内容。
丁强说:“目前国家对新能源企业所给予的支持和扶持的政策,体现比较明显的是在风电方面,比如说对风电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有政策性补贴,包括一些上网电价的补贴等等。但是对于光伏发电等方面,还缺少系统的支持政策。” 
        “太阳能、风力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效益属于社会共同利益,发展初期的高电价应坚持全社会共同负担的原则,由全社会来分担。”陆启洲委员建议说,“国家应该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政策,抓紧规划并实施一批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制定合理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价格和税收政策,为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
        黄鸣也认为,太阳能光热利用的前景已被世界各国普遍看好,都在采取大的动作,加快这一产业的技术研发、市场开发。但是,目前国家在对太阳能光热利用的重视程度上、组织体制上、研发投入上、行业监管上,都与持续发展的太阳能光热产业不相适应,严重制约着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