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代表委员热议资源税

2008年03月18日 0:0 19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本报特派记者 史爱萍
(《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3月18日 第2623期)

       近年来资源价格的上涨,让不少拥有资源的企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出现了不少一夜暴富的矿厂主。而媒体关于一些矿厂主掠夺性开采、不重视安全环保导致矿难发生的报道,一时间让高额利润的矿业成为了众矢之的,提高资源税、环境税的呼声四起。本届政协提案中,也出现了有关资源税、环境税的提案。究竟目前矿山的利润是否合理,提高资源税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参加本届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政江表示,矿老板暴富的报道让人们都认为矿山是个暴利的行业,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提高资源税的问题上。其实,一个规范的矿山企业如果严格按照国家的环保、安全等要求保护性地开采矿山、做好尾矿处理以及相应的环保措施,其利润只有10%左右,并不能算是暴利。他介绍说,合法合规的企业所需的安全、环保投入很大,光环保、安全投资就要占到约建设投资的1/3,那些暴富的矿老板赚的其实是环保、安全的钱。因此,如何监管好矿山企业,使其合理、合法、合规地开采矿山才是现阶段更应重视、关心的问题。
        “矿价的上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从税收本身来讲,我们国家的税率、税收成本已经是非常高的了,如果只是在税收方面一味增加,除了增加企业的税负成本,还能带来什么?”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池州铅锌矿矿长曹金海也对目前许多人把目光聚焦在资本税、环境税上表达了不同的意见。他表示,从长远来看,未来10~20年之内,有色金属原材料短缺的情况将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所以国家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加大深度探矿,同时出台相关的政策,如税收、进口信贷、进口贴息方面,鼓励企业利用国际原料,否则企业担负的成本太高,很难有竞争力。二是引导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污染严重、资源利用比较低的企业可以采取限制型的措施,如限期整改等,在环保上不断达标的话,进行整顿。如果一味提高税费,在目前供求关系的情况下,最终只能导致成本转移至下游,从而推动价格上涨。
        “现在企业的税负成本已经很高了,尤其是我们这种急需资金发展的企业。我们的增值税每年要上缴八九个亿,而员工工资只有三四个亿,如果进一步提高税负,企业的成本压力更大,不利于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发展壮大。”全国政协委员、白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沛兴也表示,应该进一步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清洁生产,提高尾矿、副产品的利用。
        “我国一些矿难的发生并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意识、管理上的问题。我觉得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完善矿山开采的安全监管制度。”第二次当选政协委员的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副院长朱建军说道。他指出,目前采矿权证发出去后,缺少相关部门有力的监管,造成一些获得采矿权证的企业或个人不顾环境、安全、资源保护疯狂猛采,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带来了环境、安全的隐患。因此有必要加强、完善国内采矿的监管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段玉贤建议国家应该加大矿产资源的整合力度,禁止乱采乱挖,发挥规模优势;加强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政策,规范采矿权、探矿权证的办理,提高门槛,从源头治理,加大对环境的保护。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