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上调释放哪些信号

2008年03月19日 0:0 86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中国人民银行于18日晚间宣布,将从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2次使用这一货币政策工具。

   专家指出,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当天宣布上调准备金率,体现了政府抑制流动性过剩、引导信贷合理增长的决心,释放了继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信号。

  依然面临流动性过剩压力

  央行表示,这一举措是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这次准备金率上调属意料之中,是决策层应对物价上涨和流动性过剩压力的必然选择。”中国银行(4.92,-0.14,-2.77%,吧)金融专家谭雅玲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121亿元,同比增长24.3%。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2.10万亿元,同比增长17.48%,比上月末低1.46个百分点;2月份贷款增幅有所下降,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1704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2月份信贷和投资的温和增长主要是受节假日因素的影响,随着今后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开展,未来相关数据上行压力还会很大。

  “在这一局面下,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为了应对未来投资或将出现反弹。这反映了央行对当前流动性过剩局势的判断。”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殷剑锋说。

  从紧货币政策未变

  “虽然美国等国家正通过连续降息和向市场注资等方式致力于增加流动性,但全球以及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也是中国货币政策为什么会继续采取从紧手段的原因。”谭雅玲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是广大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今年的经济工作要把“防过热、防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报告明确表示,今年要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央行行长周小川两会期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尽管目前世界经济相互影响日益紧密,但中美经济形势依然存在着差距,央行将会根据本国实际实行货币政策。

  在2月份春节长假之后的五周内,央行虽一直未动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加息两大货币政策工具,但已连续多次通过发行央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累积回笼资金超过万亿元,资金回笼力度为历史所罕见。

  政策累积效应正逐步显现

  专家指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回收流动性大约2100亿元人民币。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5.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再创历史新高,其累积效果对金融机构将进一步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政策的连续出台,从去年起,我国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已感受到流动性紧缩的压力,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累积效应正逐步显现。”殷剑锋说。

  银行业人士认为,大中商业银行富余资金充沛,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使高速增长的银行业绩在明年增速放缓,但绝对不会导致负增长。同时,银行中间业务的增长空间将会越来越大。

  央行日前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明确地向社会释放了未来宏观经济稳定运行风险加大的警示信号和总量政策导向,这将有利于引导和调节各类经济主体的预期和行为。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