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征求意见将如何影响股市

2008年03月24日 0:0 116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证监会发布《创业板规则》征求意见
  为积极稳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21日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据介绍,该办法对创业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的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考虑到创业企业规模小的特点,创业板的标准在主板市场基础上作了较大幅度的降低。同时,考虑到中国资本市场现状和投资者的成熟程度,企业申请在创业板公开发行并上市,仍需达到规定的条件,以保证创业板的风险基本可控。

  ·证监会发布创业板规则征求意见稿(全文)

  ·证监会对创业板规则征求意见稿作出起草说明

   证监会将专设创业板发审委委员不兼任主板发审

  证监会将设置专门的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创业板发审委人数将比主板发审委有所增加,行业专家比例增大,不兼任主板发审委员。此外,发行审核过程中将强化保荐人作用。

   创业板初定四门槛:两年净利不少于1000万

  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设立四道“门槛”:两年净利不少于一千万元、股本不少于三千万元、主营业务突出、公司治理严格。

   创业板定位成长型企业IPO遵循三原则

  设立创业板市场将定位于服务成长型创业企业,其IPO办法将遵循借鉴境外经验、适度降低准入门槛、市场化运作等三大原则。

   保荐人期限延长至3年

  对于创业板企业的保荐期限,这次出台的管理办法作了新的规定,在原先的基础上延长了一年,要求保荐人在发行人上市后三个会计年度内履行持续督导责任。相关要求将纳入修订后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及交易所对创业板保荐人的相关管理规则。

   两套准入盈利标准只需符合其一

  与之前两套草案相比,这次出台的管理办法在最受关注的准入门槛中设计了两套准入标准,只要符合其一便可。


九年磨一剑

  九年磨一剑创业板蓝图绘就六大亮点显高成长型

  “创业板的推出过程可谓是‘九年磨一剑’,今天露面的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就是它的正式亮剑!”谈及刚刚公布的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一位资深的业内专家这样概括道。

   谁先亮相

  创业板最早6月底前推首批上市企业约60至70家

  据有关人士透露,按照流程,向社会公开的征求意见稿,将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广泛听取社会意见。两周后,证监会将根据反馈意见修改《管理办法》并最终颁布与宣布实行正式的《管理办法》,而后,相关部门将陆续受理并审查各企业上报的材料,审查周期最长不会超过三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最快6月底前,将有第一家符合条件的公司登陆创业板。”该人士告诉记者。

  之于主板

  创业板对主板是利好还是利空会否分流资金?

  市场缺钱,买盘严重不足,一直是前期A股大跌的关键所在。去年5月9日,沪市单日成交额达到2572亿元,而现在要上千亿已是难得一见。在上市公司大小非套现和再融资新方案不时出现的背景下,创业板的推出,会让“失血”严重的A股更加没有承接盘吗?

  投资与风险

  创业板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

  对于股市来说,创业板的推出既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的一步,也将通过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来促进现有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

  造富运动

  创业板即将推出“新造富运动”悄然酝酿

  创业板的即将推出,将为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一场丰富的资本盛宴。深圳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培育起一批高科技、高成长、高附加值的中小企业。如今,创业板已吹响“集结号”,深圳企业蓄势待发,一场“新造富运动”悄然酝酿。

  == 对创业板的几点担忧==

   上市公司高成长性如何保证?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认为,创业板关键就是要给无形资产高的公司提供一个融资的平台,供其发展。那如何保证上市的公司能具有高成长性呢?“我觉得应该附加一个成长性指标,比如说过去三年营业收入的增长,而且这个速度不能太低。因为创业板交易的是成长,那么一定要有一个成长速度。高成长可以弥补他的低收益。”

  创业板会不会走中小企业板老路?

  东方早报评论员认为:今天已经建立起来并且颇有规模的中小企业板,当年其实就是作为创业板而推出的,今天有关部门为创业板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几乎就是当年为中小企业板所做准备工作的“克隆”,只是名称不同罢了。

   或将引大量资金流入创业板如何应对炒作

  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认为,创业板的高回报,在当前股市火爆、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很可能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入。因此,创业板应该加强必要的风险教育,严格对违规炒作行为的打击,在制度上强化对炒作行情的限制。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