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短期外债额度可能再削减5%到10%
2008年03月27日 0:0 699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3月31日对金融机构而言意味着为期1年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削减将告一段落,新一轮削减可能接踵而至。
消息人士日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可能再度削减,以各机构3月31日的短期外债余额为基数,削减幅度大约在5%~10%,削减期限可能为1年,即截至明年3月31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去年3月发布通知要求,截至今年3月31日,中资银行将短期外债余额调整至2006年度核定指标的30%以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则为60%以内。自实施日起到今年3月31日,每季度末中资银行应将短期外债余额分别调整到2006年度核定指标的45%以内、40%以内、35%以内和30%以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则为85%以内、75%以内、65%以内和60%以内。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457.05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余额占比57.18%,为创历史次高。我国短期外债占比连续多年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25%。短期外债削减政策的目的之一是为控制债务性资本流入、引导金融机构利用国内资金。
外汇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邹林此前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在当前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情况下,外汇局对外债流入实行严格管理,这在今年不会发生变化。他表示,从当时掌握的数据看,绝大部分金融机构如期按去年制定的目标完成了短期外债削减计划。外汇局曾组织过专项外债检查。
去年中期以来外汇贷款增加迅速,今年2月创214亿美元的月度新增外汇贷款历史新高。在实施短期外债削减计划后,金融机构可从境外获得的外汇资金应减少,外汇贷款仍能如此激增,其资金来源令人费解。
外汇局某分局一位人士称,目前为止尚未收到进一步削减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的通知。目前外汇贷款增速远远高于外汇存款,表明金融机构还能从境外获取较多外汇资金,这和目前从紧的信贷政策方向是不符的,进一步削减短期外债指标是有可能的。
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王志浩认为,外汇贷款利率一度被推高,部分原因是去年短期外债指标削减。境内一些大银行依然握有充裕的外汇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仍能使外汇贷款利率低于人民币贷款利率。如果进一步削减短期外债指标,可能会进一步推高外汇借贷成本,而不会对整体外汇信贷产生太大影响。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