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雨雪冰冻灾害和燃料、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广西规模以上整体盈利水平下降,经济效益明显下滑。1-2月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97.22亿元,同比增长35.3%;实现利润总额26.52亿元,同比减少4.01亿元,下降13.1%,出现了2003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全区规模以上工业44.7%的行业大类、41.9%的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一、呈现的亮点
1-2月累计,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191.1点,同比提高7.3点,七项经济效益相对指标中资本保值增值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销率等四项指标趋势向好。多数行业、非公有工业及半数的市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一)多数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烟草制品业等支柱行业实现利润高增长
1-2月累计,全区38个大类行业中, 21个利润同比增加的行业共增加利润8.70亿元,增长90.3%,其中15个行业利润增幅超过收入。利润同比增加超过1亿元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烟草制品业等3个大类行业共实现利润9.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的36.9%,同比增加4.95亿元,增长102.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16.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由于产销两旺,实现利润5.39亿元,同比增加2.26亿元,其中汽车制造业实现利润5.31亿元,同比增加2.17亿元,增长69.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由于淘汰了落后产能,成本控制水平提高及出厂价格涨幅明显高于购进价格,在产销稳定增长中实现利润2.23亿元,同比增加1.60亿元,增长2.5倍。烟草制品业实现利润2.15亿元,同比增加1.08亿元,增长101.2%。从中类行业看,利润同比增加额的前5位行业分别是汽车制造、铁合金冶炼、水泥石灰和石膏的制造、卷烟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利润增加额在2.17亿元到0.50亿元之间,其中铁合金冶炼扭亏增盈实现利润1.74亿元,同比增加1.82亿元。
(二)非公有工业利润增长三成多
1-2月累计,规模以上非公有工业实现利润15.37亿元,同比增加3.75亿元,增长32.2%。其中港澳台商控股企业、外商控股企业同比分别增加1.33亿元、2.40亿元,分别增长111.0%、59.4%。非公有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9%,比规模以上工业高0.8个百分点。非公有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加额最大的前10家企业中,属于水泥制造业、铁合金冶炼各有2家,属于汽车制造、制糖、电力生产、黑色金属矿采选、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和食用植物油加工各有1家。
(三)半数的市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1-2月累计,位于全区东部和南部,受冰雪灾害影响相对较小的玉林、贵港、防城港、梧州、崇左、南宁、贺州等7个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加,其中玉林、贵港和防城港市同比分别增加1.70亿元、0.76亿元和0.64亿元,分别增长1.4倍、2.7倍和47.8%。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北钦防玉崇六市实现利润11.53亿元,同比增加1.85亿元,增长19.1%。
二、总体利润下滑的原因
由于雨雪冰冻灾害,一些主要支柱行业受燃料、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高进低出问题非常突出,全区工业整体盈利水平出现大幅度下滑局面。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4.1%,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下降37.0%。
(一)一些支柱行业价格高进低出问题非常突出
受煤炭、石油等重要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推动,1-2月全区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3.6%,涨幅比全国高4.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1.6%,涨幅比全国高5.3个百分点,呈现出“双高”局面。购进价格涨幅比出厂价格高2.0个百分点,其中一些行业高进低出问题非常突出。1-2月,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高达20.6%,而电力生产出厂价格同比仅微涨2.2%,电力供应同比仅微涨1.2%,购进价格涨幅比出厂价格涨幅高18个百分点以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24.8%,而常用有色金属冶炼(收入约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8成左右)出厂价格同比仅上涨8.2%,购进价格涨幅比出厂价格高16.6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22.0%,而出厂价格同比仅上涨约8.6%,购进价格涨幅比出厂价格高13.4个百分点。
(二)十七个大类行业下拉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尤以电力、有色、食品下拉作用最为明显
1-2月累计,全区38个大类行业中, 17个利润同比减少行业共减少12.71亿元,下拉规模以上工业利润41.6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等三大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下拉作用最为明显,共下拉29.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是受冰雪灾害影响最为突出的行业,1-2月利润总额同比减少4.28亿元,其中火力发电业由上年盈利2.07亿元转为亏损0.86亿元,同比减少利润2.93亿元, 水力发电业由上年盈利0.50亿元转为亏损0.46亿元,同比减少利润0.96亿元。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同比利润减少额仅次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大类行业, 1-2月实现利润0.89亿元,同比减少2.43亿元,其中铝冶炼实现利润1.66亿元,同比减少1.38亿元,铅锌冶炼由微利转为亏损1.12亿元,同比减少1.12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的9个中类行业中,8个中类行业利润同比增加,仅制糖业利润同比减少。1-2月正值全区榨季高峰,制糖业占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比重非常高,按主营业务收入计算,1-2月占比为50.3%,上年同期更是高达56.9%,制糖业在农副食品加工业中起决定性作用。制糖业1-2月累计实现利润4.66亿元,同比减少2.66亿元,下降36.3%,正是由于制糖业利润同比减少,导致农副食品加工业1-2月累计实现利润仅6.61亿元,同比减少2.18亿元。1-2月全区成品糖产量增长10.3%,制糖业利润下降主要原因一是出厂价格同比有所下降,盈利空间受到压缩,二是甘蔗受灾后出糖率下降,成本上升。尽管期糖价格在2月份出现短暂的上冲迹象,但成品糖价格在现货市场上表现不强,1-2月制糖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仅为95.3,即价格同比下降4.7%。1-2月全区制糖业成本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分别增长43.7%、45.9%,增幅比收入高13.7个、15.9个百分点。从中类行业看,全区利润同比减少最多的前5个行业分别是电力生产、制糖、常用有色金属冶炼、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和钢压延加工,利润减少额从3.90亿元到0.97亿元不等。
(三)百色等7个市利润同比减少
1-2月累计,百色、柳州、河池、来宾、北海、钦州、桂林等7个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共减少7.95亿元,下降37.8%。其中百色、柳州和河池市利润同比分别减少2.54亿元、2.32亿元和1.39亿元,分别下降63.4%、24.9%和91.6%,北海亏损0.19亿元。百色和河池主要由于铝、铅锌价格下跌,利润同比分别减少2.54亿元、1.39亿元,分别下降63.4%和91.6%;北海主要由于石油制品价格在国家管制下不能随原油价格上涨而上涨,亏损0.19亿元;柳州市主要由于企业效益增长缓慢及投资收益大幅缩减;来宾、桂林主要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导致利润同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