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境内奥运门票5月5日开售

2008年04月23日 0:0 102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09年以前综合信息

   今天(23日)上午,北京奥运会第三阶段境内公众门票销售情况发布会举行,北京奥组委票务中心主任朱炎介绍有关情况。 

    朱炎介绍,按照计划,我们将从2008年5月5号,过了五一假期,上午9时起向境内公众开始销售第三阶段的奥运会门票。公众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渠道进行购买,第一个是中国银行的指定的代售网点,第二个是通过上我们的官方网站。

    首先介绍一下第一个方式,就是中国银行代售网点,本阶段门票代售网点根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情况总结之后,那两个阶段我们是抽签、递交申请单的方式,本次销售网点有所减少,大约是540多个。因为各网点分布在全国各地,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绝大部分地级市,所以网点的具体情况等请大家和有兴趣的公众登录到官方网站查询或者打票务呼叫中心进行查询。

    代售网点卖票是在他的营业时间内提供各种服务,时间是这样的,从08年5月5号到6月9号,代售网点正常营业时间内销售第三阶段门票,同时,这些网点也为网上购票的公众提供一些网下支付票款和打印门票的服务。就是网上卖票、取得票,也得在这些网点。到6月9号以后,中行的网点就不再直接卖票了,但是从10号—12号,中行的网点还将继续为第三阶段门票提供服务,什么服务呢?也就是9号你如果说是在网上购买的票,你恐怕第二天还要到中行打印这张票,所以这个时间是10号—12号。

    第二个重要的渠道是官方网站,也就是通过我们票务官方网站进行售票,开始售票时间和中行是一样的,5月5号9时,截止时间是6月9号18时。这之前官方网站是可以卖票的。第三阶段,我们票务呼叫中心就不直接承担卖票的任务了,而是进行咨询。所以提醒公众一下,第三阶段只有中行网点和官方网站进行售票。与前两阶段相同,第三阶段是面向境内公众个人,不接受团体购票,购票人需使用有效证件进行登记。

   第三阶段的每人每次购票的限制是这样的,每人每次限购门票数量不超过2个场次,每个场次不超过3张,就是你可以一次买两个场次,每个场次3张票,最多总共一次是6张票。购票人在付清前一次所购门票的票款后,才能再次申购门票。也就是第三个阶段我们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你也可能第一天买票了,隔十天又想买,他的前提是要付清第一次所购门票的票款。如果有未付清票款的,就不能再买票。

   第三阶段卖票是实时购票,不论通过何种渠道,中行也好,网站也好,都会进入统一的票务系统进行实时分配。如果这些场次有,系统就会在规定的时间内保留购票人选定的门票,如果规定的时间内,未成功支付票款,门票将重新释放。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你网上购票,你用visa信用卡付款,马上付款成功了,这张票就是你的了,你哪天去打印,在这个阶段里哪天去打印都没有关系。一种情况是我在银行付款,信用卡没有成功,或者什么原因没有付,或者我选定到中行去付,我们规定是在三个工作日之内,如果三个工作日之内你没有去付款,这张票就将重新回到票库,这也是对广大公众是一个公平的安排,不能说你不想要你先占着,你占着我们给三天的时间付款。在中行购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你买了,选定了,必须付款,打印票,拿走。

    第三阶段还将销售无障碍座席和其相应的陪伴座席门票。由于这个门票总量并不是很大,他将通过票务公司专门的电话进行电话预约销售,因为还要核实一下确实是无障碍座席,还有一些规定要跟大家说。有兴趣的,或者有需求的购票人还需要了解到无障碍座席是一个特殊的购票方式。

   最后说一下第三阶段投放的票的总量和相关场次。因为奥运会门票已经销售了很长一段时间,境内公众也已经销售了两个阶段,境外的各个NOC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的销售也已经到了尾声了。所以最后一个阶段是把我们剩余的票,大约有138万张体育比赛门票,包括16个大项的17个分项,244个比赛场次,不是所有的600多个都有票了,主要包括了田径、棒球、篮球、沙排、拳击、皮划艇静水、山地自行车、马术、足球、手球、曲棍球、现代五项、赛艇、垒球、马拉松游泳、排球和摔跤。

    具体到这244个场次和它相应的价位情况,我们将在官方网站上详细公布,希望广大购票人能够事先来进行查阅。这里我还想说的是这些场次这次提供的购票,还剩下的购票绝大多数量都是比较大的,也就是单一场次、单一价位,绝大多数都是超过千张以上,希望我们媒体的朋友们也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公众,应该比较从容的进行购票的活动。购票详细的一些安排,我们将发布在官方网站上、中行的服务人员和我们的咨询电话也将随时为大家提供咨询服务。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