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铜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08年04月29日 0:0 617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  尚福山)
  
一、2007年中国铜工业运行状况
  1、产量和消费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产品产量
  精炼铜产量    349.7万吨    同比+16.61%
  铜精矿含铜    83.10万吨    同比+9.97%
  矿产粗铜      201.28万吨   同比+11.7%
  铜材           628.28万吨   同比+24.14%
  消费量
  2007年我国全口径铜消费量达632.8万吨,调整后仍高达593万吨,比上年增长20.3%(精炼铜表观消费量487万吨,调整后精炼铜消费量450万吨,比上年增长18.4%);但由于国内产量的快速增长和进口量的激增,使得国内供应十分充足。  
  2、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
  精炼铜产量超过10万吨的省区有10个,其中超过20万吨的省区有7个。十个省精炼铜产量318.63万吨,占全国精炼铜产量的91.1%。  
  精炼铜超过10万吨的企业有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江西铜业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东营方园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公司、烟台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产量合计为254.8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2.9%,同比提高2.41个百分点。  
  铜加工材产量排前10位的省市依次为: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江西省、安徽省、河南省、天津市、辽宁省、山东省、上海市。以上10个省市铜材产量达到586.5万吨,占全国铜材总产量的93.27%。其中,有7个省市超过20万吨,江苏省和浙江省产量超过100万吨,两省占全国铜材产量的45%。
  铜加工材产量超过10万吨的企业6家,依次是: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张铜集团有限公司、海亮集团有限公司、台一江铜(广州)有限公司、天津大无缝铜材有限公司。这6家企业的铜材产量小计109.28万吨,占全国铜材产量的比例为17.38%。
  
  3、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利润增幅下滑
  22户重点铜(镍)企业:
  主营业务收入     3055.3亿元  同比+31.59%
  实现利润         208.99亿元  同比+14.13%   (增幅同比回落92.3个百分点);
  销售利润率         6.84%     同比-13.26%
  
  4、进口大幅增长,出口持续下降
  贸易额             396.5亿美元  同比+42.7%
  进口额             348.7亿美元  同比+54.5%
  出口额             47.8亿美元    同比-8.3%
  分品种看:
  未锻轧铜进口  155万吨          同比+76.3%
  铜材进口        105万吨          同比-3.5%%
  铜精矿进口    451.6万吨        同比+25%
  铜碎废料进口 558.5万吨       同比+12.9%
  未锻轧铜出口  12.6万吨         同比-48.1%
  铜材出口         49.9万吨         同比-10.6% SMM.com.cn

  2007年铜产品进出口情况汇总表 
  其中净进口
  未锻轧铜      142.64万吨    同比+123.92%
  铜 材          55.41万吨     同比+3.9%
  其中净出口
  铜 管          15.11万吨     同比+4.14%

  5、冶炼投资增幅回落,热点向上下游转移
  铜冶炼              121.8亿元    同比+4.27%
  铜矿采选           88.1亿元     同比+101.49%
  有色金属压延    361.2亿元   同比+61.78%
  
  6、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
  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有江西铜业集团公司、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利润总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但铜冶炼企业实现利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尤其是没有自产铜精矿的冶炼企业或自产铜精矿所占比重较小的联合企业利润下降幅度更加明显 。
  7、国内外矿产资源开发取得一定进展
  国内方面,云南羊拉铜矿、普朗铜矿、西藏雄村铜矿、玉龙铜矿、内蒙乌努格吐山铜矿、黑龙江多宝山铜矿都相继进入了开发建设阶段,江西铜业公司的富家坞铜矿、城门山铜矿、武山铜矿、内蒙古霍各琦铜矿也都在进行扩建。
  在海外资源开发方面,紫金矿业公司与安徽铜陵公司、厦门建发联合收购英国了MONTERRICO公司;中国铝业公司收购秘鲁铜业;中冶集团和江西铜业集团联合中标阿富汗埃纳克大型铜矿项目;五矿有色联合江西铜业公司收购加拿大北秘鲁铜业有限公司等。中色矿业集团谦比希铜矿西矿体、东南矿体也将开发建设。  
  8、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成效明显
  江西铜冶、铜陵有色、云南铜冶等骨干铜冶炼企业继续加大节能改造力度;铜陵有色关闭了第一冶炼厂;烟台鹏晖、葫芦岛有色金属公司、赤峰金剑铜业开始进行鼓风炉改造;其他鼓风炉铜冶炼企业也在筹划对落后产能进行改造或关闭。 
  9、今年1-2月份铜行业运行情况
  今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20个省份不同程度受灾,尤其是湖南、江西、贵州、云南等省份最为严重。这些省份电力设备严重损毁,交通运输严重受阻。虽影响到一些铜矿山及冶炼企业正常生产,但国内精炼铜产量依旧保持稳定增长。  
  据统计,今年1-2月我国精炼铜产量达53.17万吨,同比增长6.93%,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了0.45个百分点。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有11个省区,其中江西省、安徽省、山东省、浙江省的精炼铜产量均超过5万吨,这四个省的产量占全国精炼铜产量的58.27%。受灾严重的云南省产量只有2.32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6万吨。1-2月铜精矿含铜产量同比下降了5.94%,达11.24万吨。其中江西省和云南省受雪灾影响较严重,铜精矿含铜产量分别下降了13.6%和9.55%。而铜材生产受雪灾影响较轻,据统计,今年1-2月我国铜材产量达86.94万吨,同比增长8.43%。  
  1-2月进口铜原料继续大幅增长,精炼铜出口继续下降
  从海关进出口统计情况看,铜原料进口依旧保持大幅增长,而电解铜进口出现小幅回落。1-2月份进口铜精矿95.2万吨,同比增长31.9%;进口铜废碎料85.6万吨,同比增长28.6%。进口未锻轧铜27.3万吨,同比下降5.6%;进口铜材15万吨,同比增长2%。  
  出口方面,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精炼铜出口继续保持大幅下降态势。今年1-2月出口精炼铜535吨,同比下降73.2%。

二、铜工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经济政策环境   
(一)我国铜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总体有利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8年全球增长速度可能放缓,由2007年的增长5.2%放慢到4.8%。其中:
  美国受次贷危机影响,经济增长下滑到1.9%左右,但企业设备投资和就业形势依然较好;
  欧元区经济增速由2.5%下调至2.1%,但增长活力仍然较强。
  日本国内需求继续扩大,今年将保持继续增长势头;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仍在继续,特别是我国和印度、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
  2、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铜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今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预计将超过10%。特别是电力、家电、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的持续增长,对铜的需要依然旺盛,未来的发展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预计2008年精炼铜的消费将保持在8—9%左右的增长速度。

(二)铜工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国际金融市场潜在风险增大
  美国爆发的次级贷危机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风险依然存在,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规模迅速扩大,一些发达国家利用金融优势向发展中国家转嫁风险,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能源、原辅材料涨价
  煤、电、油等能源及原辅材料价格继续走高,将增加生产成本,使企业经济效益将下滑。
  3、跨国并购更加活跃,矿产资源垄断加剧
  据普华永道发布的研究报告,2007年全球矿业并购同比上升69%至1732起,并购金额同比上升18%至1589亿美元。传言必和必拓将继续出巨资收购力拓集团公司。
  4、国家将出台一些新的宏观调控措施
  2007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三过”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价格上涨压力加大;节能减排形势仍然严峻。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变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8年,国家将出台一些新的宏观调控措施。主要有: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取消差别电价。这些政策的出台将对铜工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5、资源瓶颈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2008年铜精矿生产能力将有一定增长,但远远满足不了冶炼需求,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6、粗铜冶炼产能扩张没有完全遏制
  虽然新建粗铜冶炼项目减少,但由于淘汰落后向改扩建演变,使铜冶炼产能仍在扩张,将进一步加剧铜精矿供应的紧张状况。  
  7、铜精矿加工费持续下降,进口铜精矿的冶炼生产将出现亏损。但由于硫酸市场价格较好,将部分弥补铜冶炼的亏损。  
  8、铜板带投资偏热,国内市场将趋于饱和
  铜加工领域的投资却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高精铜板带方面已经偏热。如果目前在建项目能够按期投产达产,预计未来两到三年国内高精铜板带市场将趋于饱和,有些品种将过剩 。  
  9、出口受阻,国内外价格倒挂,竞争力下降
  2007年由于铜产品的大量进口、国内的产量增加,加之出口受阻造成国内市场供应增加,去年多数时间国内外比价严重偏低。铜精矿加工贸易的取消增加了企业在国际市场套期保值的难度,降低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三、相关宏观政策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和税收等宏观调控政策。其中有些是针对铜工业的,有些涉及到铜工业。主要有:
  产业政策:
  《国务院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铜冶炼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54号)
  针对铜精矿短缺,铜冶炼投资增长过快等情况,促进铜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清理整顿项目、强化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管理、调整相关经济政策、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意见。  
  《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发改委公告2006年第40号)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从企业布局、项目规模、资金状况、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劳动卫生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规范铜冶炼行业的投资行为,以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关于加强铜冶炼行业准入管理的通知》(发改运行[2007]518号)
  对符合准入条件的铜冶炼企业名单进行公示。目前已有江铜、铜陵等七家铜冶炼企业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审核,于2007年1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予以公示。
  进出口及税收政策:
  《关于控制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有关措施的通知》(发改经贸[2005]2595号)
  从2006年1月1日起,进口废铜或铜精矿,出口未锻轧铜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不再审批上述品种的加工贸易合同。  
  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财税[2006]139号)
  取消了包括精炼铜在内的17种铜产品加工贸易政策;降低了包括铜管、铜板带在内的50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降低到5%;
  海关总署发布2006年第13号公告
  自2006年4月10日起,将精炼铜及铜合金的出口暂定税率由5%调至10%;铜材(25个税号下的铜材产品)的出口暂定税率由0%调至10% (临时关税措施,2007年铜材出口暂定税率恢复到0%)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的通知》(税委会[2006]30号)
  决定自2006年11月1日起,调整部分进出口商品暂定关税税率。 此次出口税率调整涉及到以下铜产品,调整后的暂定税率为:铜矿砂及其精矿,主要含铜的矿灰及残渣10%;铜锍,沉积铜(泥铜),未精炼铜、电解精炼用铜阳极,铜废碎料15%。
  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第82号公告《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
  包括铜锍、粗铜、未锻轧精炼铜、未锻轧铜合金、铜粉末等20个税号项下的铜初级产品被列入禁止类目录。
  商务部、海关总署、环保总局2006年第17号公告《2007年加工贸易禁止商品目录》
  将包括精炼铜在内的19种产品列为加工贸易出口禁止类目录;
  商务部、海关总署2007年第44号公告《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
  将精炼铜条、杆、型及异型材等32种产品列入出口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东部地区企业从事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08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 》(税委会[2007]25号)
  其中增列了高纯铜、高纯镍等税号,暂定出口税率从10%降为5%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四、近期我国铜工业发展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精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部分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骨干企业经济实力有所增强,具备了进一步发展铜工业的基础。但由于自产铜精矿不足,铜冶炼能力相对过剩,进口冶炼原料价格大幅上升,铜板带投资出现偏热苗头等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对近期我国铜工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采取措施缓解铜精矿供应不足的矛盾
  首先,要继续加大国内铜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努力提高铜精矿自给率。实践已经证明,只要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装备,完全有可能在中东部地区老矿山周边、深部和中西部地区探获可观的铜矿资源。
  其次,要加快推进国外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通过采取风险勘探获得矿山开发权、购买现有矿山股份、参与新建或扩建矿山等多种方式建立稳定的铜精矿供应渠道,以满足国内需求。国家要对勘探开发铜矿资源继续给予支持。
  
  2、转变发展思路,拓展发展空间,适当考虑铜产业向国外转移
  受矿产资源条件的制约,我国已不适于发展更大规模的铜冶炼,特别是粗铜冶炼。因此建议有实力的企业可考虑把铜冶炼向国外发展,向有矿产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发展。其产品可以运回国内,也可在国际市场销售。铜加工产业同样可以考虑向国外转移。
  
  3、继续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冶炼产能过快增长
  要严格执行“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的和《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项目一律不予支持。各企业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不违规新上铜冶炼项目。
  4、铜加工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为重点,慎重选择新上铜板带项目
  未来几年我国要把提高产品质量、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作为铜加工行业的重点,新上项目要慎重选择产品方向,建议慎重选择新上铜板带项目。
  5、鼓励企业间的资产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国家要继续鼓励企业间以资产重组、整合为手段做大、做强,提高集产业中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6、以园区建设为重点,促进再生铜产业升级
  再生铜是铜生产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使用废杂铜资源,可以减轻对矿产资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环境,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建议国家“十一五”期间以园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再生铜产业升级。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