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铜调整“千亿计划” 为提升利润首次压缩规模

2008年05月07日 0:0 406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虽然引入了战略投资者中铝公司,云南铜业集团(下简称“云铜”)在今年第一季度,却交出了一份并不好看的成绩单:国际铜价高涨,国内铜业三强中,云铜集团是唯一效益下滑的。
  “铜精矿自给率低是导致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4月28日,云铜总经理杨超、云南铜业总经理何云辉在昆明主动约见本报记者时指出,云铜作为中铝发展铜主业的重要平台,今年,将把铜冶炼规模从原计划的48万吨压缩到44万吨,并淡化五年打造千亿云铜的销售收入计划,以提升利润为主。

利润下滑
  根据云南铜业今年一季报,该公司净利润为2亿元,同比下降22.63%;每股收益0.16元,同比下降23.81%。
  然而,国内铜业三强中,电解铜产量分居第一和第二的江西铜业和铜陵有色则业绩光鲜。今年一季度,江西铜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8.87亿元、净利润12.57亿元,同比分别增加49.32%和46.42%。铜陵有色也有上乘表现,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4亿元,同比上升34%,净利润2.8亿元,同比上升11%。
  4月48日,江西铜业董秘潘其方向记者详解了利润增长的“奥秘”:随着今年国际铜价和硫酸、黄金价格的大幅上涨,公司的同类产品价格“水涨船高”,由此消化掉了去年资源税上调、征收的25%企业所得税等成本费用。
  据悉,近一个月来国际铜价高位徘徊,LME三个月期铜收报8580美元/吨,上涨50美元,主要由供应短缺引起。
  短短几年,国内铜价从23000元-24000元/吨上涨到65000多元/吨,铜价上涨是利好,但唯独云铜利润不升反降。
  云南铜业董秘陈少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云铜的资源自给率约为25%,云铜冶炼44万吨的电解铜,自产矿仅10万吨,必须外联外购。但据记者了解,江西铜业的自给率约50%,铜陵有色的自给率约为20%。

调整“千亿云铜”
  由于铜价的上涨,资源自给率低的企业会陷入怪圈:电解铜产量越大,进口的铜精矿越多,亏得就越厉害。
  按原云铜规划,三年内要实现100万吨电解铜的冶炼能力。如果进行简单规模扩张,云铜很快就能成为全国最大的铜冶炼企业。但问题在于,如果自产铜精矿不能跟上冶炼能力的扩张,就不能带来效益;如果进口铜精矿,每生产一吨铜就要亏损几千元,加工费太低。
  因此,把云铜纳入旗下后,云铜新上任的董事长、中铝副总经理刘才明调整了云铜的“千亿计划”:控制增长速度和规模,今年高纯阴极铜的产量由原定的48万-50万吨减少为44万吨,480亿—500亿元的销售收入计划也会有所压缩。
  压缩产量规模,在云铜的历史上前所未有。杨超说,2003年,云铜销售收入在云南省属企业中首个突破百亿元大关,一年后销售收入翻了一倍,到2006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去年,云铜406亿元的销售收入更是创造了云南工业的奇迹。因此,在中铝入主云铜初期,云南省政府就有了打造“千亿云铜”的计划。
  “压缩规模是为了提高利润。”杨超说,现在集团内部不再提“千亿云铜”,倒是和当初签订的合作协议相比,中铝提高了今年要实现的利润计划。记者获悉,中铝花巨资入股云铜,当初要求有利润承诺,但杨超称其是商业机密“不便透露”。

产业链延伸
  “随着国际铜价的上涨,一方面,铜业利润已向上游矿山转移。资源为王,谁拥有的铜精矿越多,谁的利润就越高。现在,光卖矿就可赚钱。”何云辉对记者说。
  因此,新云铜力补“资源短腿”。何云辉透露,去年签约时,中铝承诺的金属吨储量1300万吨的秘鲁矿山今年可投产,届时将按市场价卖给云铜。同时,云铜也进行地质找矿的资源勘查,尤其是迪庆地区,同时加大对云南外围和深度找矿的力度。“今年,云铜所属的凉山州的铜矿将有比较大的产量贡献。”何云辉说。
  “到适当时机,集团会把位于思茅、迪庆等地的矿装入上市公司,云南铜业的股票增发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陈少飞说,集团就是一个大的孵化器,最后会把矿山资产都陆续装入上市公司。目前,地质找矿主要是靠集团,目的是为了降低上市公司的资金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
  至于找矿需要的资金,陈少飞称这不成问题,“银行给云铜集团的授信额度高达300亿元,远没有用完。”
  “利润的另一来源是深加工。”何云辉说,目前,云铜只能做到生产铜线杆,但中铝进来后就不一样了。去年,中铝承诺将在云南投资20亿元延伸下游产业链,本月中下旬,年产10万吨的铜板带精加工生产线就将动工。“高精度的铜板带对中铝来说,技术成熟,资金又有保障,人才也有优势,这将是云铜一大新的利润增长点。”他说,下一步,该项目也有可能装入云南铜业上市公司。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