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七雄

2009年03月27日 10:23 697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春秋初期,周王室的控制力开始衰弱,当时诸侯列国140多个,“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经过连年的兼并战争,出现了“春秋五霸”并存局面。
  对中国稀土行业来说,近20年也是“风雷激荡,战火连天”。1990年代,国家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各类大小稀土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有几百家,私采滥挖严重,在市场活动中采取竞相压价,导致资源外流,让人扼腕叹息。进入新世纪以后,稀土行业在整顿中开始了整合。
  二分天下
  为了解决稀土行业的“分久”状态,“必合”呼声渐起,组建南北稀土集团进入议事日程。
  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原外经贸部五部门联合向国务院上报《关于组建全国性稀土企业集团的请示》并获得通过。
  据该方案,依据稀土种类,成立南北两大稀土集团。北方稀土集团以轻稀土为主,内蒙古稀土(集团)公司牵头,加上甘肃稀土集团以及四川、山东等地骨干企业组成;南方稀土集团以中重离子型稀土为主,由上海、江苏、江西、湖南、广东省等地大型国企牵头,加上南方各地的骨干企业。
  然而进展并不顺利,呈现“北热南冷”的局面。2002年10月30日,北方稀土集团在包头市召开了成立大会,计划于2003年5月挂牌。由中铝公司几经周折组建南方稀土集团,首批有13家企业入围,包括1家矿山企业,11家分离冶炼企业,1家加工企业,中铝公司和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今五矿集团)以现金方式战略投资。
  2003年5月,北方稀土集团没能如期挂牌,南方稀土集团在等待审批中被叫暂停,南北稀土集团“两分天下”的梦想破灭。
  稀土矿具有属地性质,在当时的环境下,将稀土行业分为南北稀土集团过于简单,依据稀土品种跨界整合必然动摇既得利益,从市场运作角度看,“捏合”显得过于僵硬。
  “二分天下”不可能之后,中国的稀土行业进入了“合纵”“连横”时代。
  合纵连横
  虽然国家捏合南北稀土集团的计划搁浅,整合稀土企业的目的落空,但是稀土行业的问题还是要解决。此后,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国家商务部加大宏观调控,接连出台措施,2005年5月起取消稀土产品出口退税;2006年起逐年调减稀土出口配额;2006年11月加征出口暂定关税;2007年起对稀土矿产品和冶炼分离产品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
  政策的效应已经显现,2009年商务部公布稀土出口企业名单仅仅有20家,出口企业逐步减少;而加工企业原料来源呈现多样化。从统计数据看,2006年回收产品和库存处理量达4万吨,产品结构逐步改变,高纯产品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稀土源头的治理初见成效,稀土矿开始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型企业,私采滥挖的现象大大减少,稀土开采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在指令性生产计划和出口配额政策作用下,企业的生产和加工处于一个大致“均衡”的水平,一家独大的局面近期基本不会出现。在以资本为纽带的市场运作下,稀土行业“合纵”“连横”大行其道,稀土矿、稀土加工企业和大型有色集团“结盟”,上演现代版的“春秋争霸”。
  最先迈出这一步的是包钢稀土。2007年8月30日,稀土高科公司更名为“包钢稀土”公司,并于12月19日与包钢集团签约,以2.68亿元的代价购得包钢集团出资的稀土企业国有产权,开始从源头控制稀土资源。
  包钢稀土颇有齐桓公之志,其市场运作的步伐加速。2008年8月25日,拟投资6.75亿元建设30万吨稀土精矿储备库;拟出资3.85亿元,同内蒙古高新控股有限公司、包头华美稀土高科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同组建内蒙古包钢稀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增加对国内稀土产品市场的“话语权”。一系列的“快打猛冲”,包钢稀土奠定了稀土行业老大的地位。
  2008年,国内第二大稀土矿区四川冕宁县牦牛坪稀土矿重新开发,一时“烽烟四起”,江西铜业、五矿集团、包钢稀土、金川公司“环伺左右”。2008年6月19日,江西铜业出资4.3061亿元取得牦牛坪稀土矿的采矿权。之后,江西铜业也选择了“连横”,与转让方冕宁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这一稀土宝地。
  至此,中国最大的轻稀土矿基地都花落有主,包钢稀土和江西铜业“双雄”各得其所。
  牦牛坪稀土矿的失利并没有打击五矿集团进军稀土产业的决心,五矿集团开始把目光投放到最大的离子型稀土资源基地江西赣州。
  2008年7月27日,五矿集团与江西省赣州市政府、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正式签署了关于共同发展稀土产业的框架协议,将出资组建一家“五矿赣州稀土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聚焦于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产品项目上,集采选、分离、加工及应用开发一体化,力争年销售额100亿元规模。
  中色建设在稀土行业耕耘久矣,此时也开始见机而做,寻找新的“连横”伙伴。2008年8月1日,中色股份与江苏卓群纳米稀土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盛昌稀土材料有限公司以及新丰县丰源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中色南方稀土出资人协议。根据协议,四方共同出资设立“中色南方稀土”公司,预计总投资为4.73亿元,建设7000吨/年的稀土分离项目。中色南方稀土公司项目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境内,靠近稀土矿源产地,有望成为国内较大的稀土分离企业。
  对稀土行业来说,2009年依然是不同寻常的。四家稀土企业成就其各自“霸主”之时,广晟有色也在南方开创了“霸业”。
  广晟有色拥有广东省所有的“稀土采矿权证”,也是广东省唯一合法的稀土采矿人。2009年1月,广晟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广晟有色)借壳“ST聚酯”(2月6日更名为“ST有色”,以下称“广晟有色”)上市,14家下属企业进入重组序列,包括5家钨矿企业、8家稀土矿开采、冶炼、加工企业和1家销售企业,整合之后的广晟有色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据悉,广晟有色已与梅州、河源、赣州、韶关等地签订了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并与秘鲁、澳大利亚等矿业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积极同蒙古、印尼等国洽谈合作事宜。广晟有色积极“扩张”,谋求行业话语权,有望成为新生代“稀土大佬”。
  七 雄
  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山东微山湖稀土有限公司(下称“微山湖稀土”)从2008年12月停产,在寒冬中“苦楚”着,据悉,微山湖稀土正着手与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包钢稀土、甘肃稀土集团等国内多家稀土加工企业商谈合资合作。
  金融危机是产业整合的良机,有实力的稀土企业当然那不会放过。在稀土行业,西北地区的甘肃稀土集团这几年默默耕耘,稀土精矿年处理能力达30000吨,其实力依然少有匹敌。牦牛坪稀土矿没能如愿,但在稀土高纯产品、深加工产品、稀土应用产品和稀土功能材料等领域布局深远,在稀土行业仍然有很高的地位。甘肃稀土集团原料的对外依存度较大,一旦拥有更多的资源,潜力将会爆发。
  在稀土领域,还有一个企业一直在伺机待动,那就是中铝公司。在国资委的规划中,中铝公司除了铝、铜之外,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冶炼、加工及贸易也是重要的产业板块。中铝公司牵头成立南方稀土集团无果,但其雄心未失。2007年7月20日,鑫达金银开发中心所属的中国稀土开发公司无偿划转到中铝公司。之后,该公司变更为中国稀有稀土公司,出资人也变更为中铝公司。
  中铝公司开始布局稀土产业,首先是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签订了“十一五”(2006~2010)科技研发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矿物加工、稀有稀土金属、加工材、有色金属新材料等领域开展合作研究。2009年初,中国稀有稀土公司提交了稀有稀土产业发展规划,中铝公司进军稀土计划将逐步启动。不论是资金实力,还是市场整合能力,有理由相信,一旦中铝公司“发飙”,必将是“势不可挡”。
  随着稀土企业或者并入大型有色金属企业,或者重组联合,南北稀土集团已成明日黄花。从宏观调控政策上看,稀土总量控制和稀土出口配额政策将长期执行,稀土企业一家独大变得困难。从产业政策上看,大型稀土企业集团也是国家所提倡的。国家发改委原稀土办(改革后并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编制完成了《稀土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和《稀土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造就一批自主知名品牌产品,组建若干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产业格局。在稀土加工方面,提出要通过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并确定力争到2020年冶炼分离企业数量减少到20家以内的目标。
  南北稀土集团是愿景,而稀土行业“七雄”并立是可能,这与稀土产业的发展规划相一致,也是市场运作的必然结果。

责任编辑:仁可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