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全球原材料价格“过山车”须攻防兼备

2009年03月16日 10:5 483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引起全球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的成因错综复杂,支撑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在去年下半年以来明显弱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风暴和全球金融海啸导致的世界经济衰退是此轮原材料价格下滑的重要原因――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原材料价格自2002年开始上涨,至2008年经历了缓慢增长、迅速攀升、高位震荡后急转直下的过程,跌势至今不止。纽约市场原油价格在去年7月11日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以后,直至12月5日每桶40美元,累计下跌72%。LMEX自2006年以来的高位震荡也于去年下半年迅速下滑。引起全球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的成因错综复杂,支撑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在去年下半年以来明显弱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风暴和全球金融海啸导致的世界经济衰退是此轮原材料价格下滑的重要原因。价格剧烈波动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所以适时地调整我国战略物资储备、争夺国际原材料定价权、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原材料金融衍生市场以规避风险成为必然。
  影响因素:供求关系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通过需求和供给作用于价格变动。世界经济周期、资源的稀缺性、生产周期较长、地缘政治、投机炒作、美元走势都会影响原材料供给
  影响原材料价格的因素诸多,供求关系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其他因素通过需求和供给作用于价格变动。世界经济周期、资源的稀缺性、生产周期较长、地缘政治、投机炒作、美元走势都会影响原材料供给。由于原材料具有的两重属性,影响原材料供给关系的因素具有特殊性。此轮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特点是:第一,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宗商品价格增长更广泛,持续时间更长,名义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第二,反映了周期性或是循环性和结构性因素。前几次石油危机是由于人为产量限制,供给不足直接导致价格上涨,此次价格上涨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是需求的增长。第三,以往原材料价格上涨尤其是原油,会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甚至危机。而此轮上涨的负面影响要小于以往,主要是次贷危机诱导发达国家经济衰退。
  导致此轮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因素及不同作用如下:
  (一)世界经济周期循环是全球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
  原材料价格变动与世界经济周期具有密切关系。世界经济一直处于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之中,每次经济复苏都伴随着产出扩大,就业增加,对原材料需求扩大。此轮原材料价格上涨就是发生在世界经济复苏的背景下。自二战之后,全球原材料经历了缓慢增长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发达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石油、有色金属、工业原料的价格快速提高之后在长时间高位震荡,直到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三者皆下滑。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原材料价格开始上涨,金属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小幅下降之后于2003年10月开始上涨,2006至2008年涨幅较大,并在2008年4月CRB达到历史最高点之后就一泻千里,现在已跌到1996、1997年水平。由于受到世界经济、地缘政治、美国大选、美元走势、投机基金等影响,原油在去年7月11日冲高后迅速跌落,价格缩水2/3。
  (二)新兴经济体对需求的拉动是此轮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动力。
  有许多专家研究分析都表明此轮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对世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拉动。新兴市场快速增长的工业产出、基础设施建设,对原材料需求增加。中国、印度、中东2001~2007年对石油的消耗增长了56%,中国对客车销售同时期增长了5倍。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刺激了对基础金属的消费。2000~2007年中国国内建设消费了世界铜消费增量的90%。2006年全球过剩铁矿石500万吨,2007年缺口1600万吨,2008年预计缺口1600万吨,全球供求缺口不大,价格却成倍增长,2000年至2008年上半年国际铁矿石价格累计上涨了5倍,很大原因是由于中国需求的高速增长。2005年中国进口铁矿石2.752亿吨,2006年进口3.263亿吨,2007年进口3.83亿吨,预计2008年进口将达到4.49亿吨。2008年上半年中国铁矿石供应超过需求3300万吨。由于原材料供给和需求弹性较小,需求扩大了,短期内供给却赶不上需求。价格上涨会减少库存数量,却不能引起需求和供给的相应变动。
  (三)美元走势是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
  自2002年这轮全球原材料涨价和美元走势持续下跌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002年至今几种主要原材料价格走势和美元走势负相关性很高,美元作为原材料的主要标价货币,持续走低,石油、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美国以外国家消费原材料的价格相对便宜,刺激了对需求的增加。2008年下半年支撑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淡化,美元指数止跌反弹,原材料价格攀高后下跌。在以美元标价的背后是美国因素的影响。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耗费的原油近2/3依靠进口,但对石油的消费却在减少,石油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在两次石油危机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能源消耗政策来缓解石油对本国经济的影响,高油价影响到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自驾车减少,出游计划也改变,对石油的消费减少,并正在发展替代产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就开始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矿产资源供应保证体系和全球资源战略。庞大的战略资源储备体系随供需形式变化调整,通过经济援助和投资,甚至不惜发动战争,控制石油、金属等矿产。美国战略储备与商业库存一直牵动着国际石油价格的敏感神经线。美国每次改选,都会关注资源问题,克林顿和布什执政期间调整战略储备目标直接影响国际原材料价格。
  (四)投机力量是此轮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推手。
  投机炒作在原材料价格波动中起到了推动力的作用。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逐渐完善,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多有了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衍生品市场。由于许多原材料都具有金融属性,即期货市场在定价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原油、有色金属等,许多期货合同可以利用反向操作轧平头寸最后直接用现金交割,为那些投机者(本身不进行原材料交易,不是为了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规避风险,而是为了分散风险,使投资组合多样化并赚取收益的短期参与者)尤其是美国四大投行,提供了弥补因次贷导致的亏损、增加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同时,全球流动性过剩在最近几年凸显,低利率政策提供了投机的经济环境。低利率一方面刺激总需求增加,对原材料需求也相应增加,另一方面,低利率政策会增加流动性,同时使得到期收益率相对较低的政府证券吸引力下降,从而增加对原材料期货资产的需求。据统计,去年以来有8500多家基金的9000亿美元资金利用各种题材炒作油价。去年上半年主要原材料期货交易中有70%的投机比例,而2002年投机比例只有10%左右。原油、金属、工业原料价格暴涨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关注,加大了对商品市场投机炒作的监管力度。在今年下半年,投机资金逐渐撤离,多头获利了结,资金出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原材料价格暴跌。
  2008年全球原材料暴涨暴跌的原因:一方面是供求缺口的存在。据WBMS统计,去年前5个月全球铜市供应短缺159,000吨。1~6月精炼镍产量总计为692,300吨,需求为698,900吨,全球镍市缺口为6,600吨。1~9月全球锌市短缺54,000吨,2007年同期为过剩。去年1~7月全球铅市供应缺口为不到5000吨。由于供给缺口存在,铜镍锌的价格在上半年不断上涨。智利、秘鲁、墨西哥等全球主要的产铜国家相继出现矿厂罢工事件,直接导致铜的产出下降,墨西哥去年4月铜产量较前年同期下降22.8%,5月智利铜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8%,供给的减少也导致了价格的上涨。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月度报告显示,2008年1~8月全球铅市场供应盈余为3.4万吨,1~8月全球精铅消费量总计571.1万吨,LME铅的现货价格在8月份之后开始下跌。另一方面,支撑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弱化:美元走势止跌反弹,投机基金的逐渐撤出,对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的悲观预期导致信心不足,全球金融海啸发生后各种挽救政策,例如支持疲软的美元,打压投机者,加大对商品市场的监管。美国新总统奥巴马恢复经济政策,并从伊拉克撤军,缓解了紧张的地缘政治。
  政策建议:争夺国际原材料定价权是减少和缓解国际价格波动对国内经济影响的长远之策。从长期来讲,可考虑与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发矿山、油田等资源富集地,通过参股、控股或合作的形式获得部分开采权或使用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丰富我国期货交易所交易品种,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功能
  面对国际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鉴于我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和对原材料的需求,建议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积极争夺原材料定价权。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第三次国际产业的转移正在进行中,我国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成为了世界的工厂。我国连续多年GDP增长保持在两位数,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对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内的石油矿产及其他工业原料大多不能自给,使我国这样的原材料需求大国处于不利地位。我们需要什么原材料,这种原料的价格在购买前就会马上上涨,大大增加我国进口成本,恶化了贸易环境。在几种关键的原材料定价上我国缺乏话语权和决定权,例如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矿砂消费国,却始终不能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占据主动,屡屡失利,只能被动接受由垄断企业提出价格上涨的条件。我国虽然已经建立期货市场,但除了金属铜成为国际三大定价中心以外,其他期货品种皆没有国际话语权,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是单向的。所以,争夺国际原材料定价权,是减少和缓解国际价格波动对国内经济影响的长远之策。
  (二)建立长期资源储备战略,适时增加我国战略储备和进行国际能源矿产投资。
  截至去年9月,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9055.85亿美元,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外汇储备健全我国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建立长期资源储备战略。在国际油价或其他原材料国际市场价格回落的时候购入,支持企业加大购买力度,增加资源的战略储备,目前就是很好的机会。一方面,扩大我国能源、有色金属、工业原料的物资储备,增强供给调控。另一方面,还可以缓解外汇储备增多造成的经济压力和负面影响。从长期来讲,可考虑与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发矿山、油田等资源富集地,通过参股、控股或合作的形式获得部分开采权或使用权,或者签订较低的协议价格的能源购买合同,或者参与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项目,公路、铁路、桥梁项目,以及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的重要原材料领域项目,为其提供长期信贷。还可考虑,投资资源国的基础设施或是产业改造建设,来换取所需资源。可参照“安哥拉”模式,从而进一步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压力问题和弥补国际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造成的损失。另外,具有经济条件的大中型企业现在应该大胆走出去抄底原材料、合并收购矿产企业。
  (三)调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粗放型增长方式是以原材料、能源大量消耗为代价来换取产值的增加,单位耗费多产出少。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减少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产出,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耗能的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原材料的利用效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四)加快建立和完善期货交易。
  丰富我国期货交易所交易品种,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功能。一方面,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的企业可以通过期货交易减少损失,锁定价格,降低企业防范风险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全球的能源秩序正在发生变化,石油美元正在淡化,欧元、日元正在小范围内取代美元作为结算货币。原材料消费大国都在争取国际定价权,国际价格的订立离不开期货市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所以石油、煤电、铁矿石等期货品种的推出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

(张建平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 翟立荣单位:首都经贸大学)

责任编辑:静观世界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