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提醒央企注意并购风险 矿产企业除外

2009年02月24日 9:45 464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2月24日讯 昨日有媒体援引接近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人士提供的消息称,一些中国投资银行打算在汽车、资源和银行业领域进行并购。对此,中国已要求除矿产业以外的国内制造和金融企业暂缓海外并购,等待更好的时机,因为全球资产价格将继续下滑。
  上述知情人士称,中国政府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批准国内汽车制造商和银行进行的海外收购交易,除非这些公司能够证明交易具有战略重要性。
  国资委曾多次提醒风险
  据新加坡《南华早报》23日报道称,这是一贴近中国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人士引述其近期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的讲话时表示的。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处人士昨日对早报记者表示,并不清楚近期国资委内部有无类似的要求,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相关明文规定。
  但事实上,国资委提醒央企注意并购风险早不是第一次。早在2006年6月,国资委发布了《央企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从2008年开始,央企每年要向国资委上报《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在2008年6月12日召开的2008跨国并购国际论坛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表示,有些央企的“胃口太大,眼界太高”,进行境外并购时对风险估计不足,特别是有时企业主业投资规模过大,有可能超出企业的财务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国资委会向企业有所“提示”。
  今年1月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会议上,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对一些中央企业的投资冲动又一次提出警告,表示中央企业要坚持围绕主业搞投资,做强主业搞并购。
  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国资委屡屡提醒风险管控,自然也被外界解读为,国资委对企业海外并购的忠告。
  当然,邵宁在去年6月同时表示:“中央企业海外并购的决策责任在于其自身,中国政府对企业的控制能力没有大家想象的这么高。”
  海外并购“前仆后继”
  事实上,在近两年中国企业一些海外并购上,“吃亏”的例子并不少。常被人提及的是平安投资富通噩梦,截至2008年10月5日,平安在投资富通上已经亏损157亿元。而中投公司对黑石集团和摩根士丹利的两笔投资亏损已累计高达86亿美元。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副会长、国浩律师集团合伙人费国平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企业海外并购出现的问题,反映了中国企业研判全球经济走势和资产价格变动的能力,与全球相比较,还存在巨大的差距。而在当下,全球并购市场的价格波动较大,这种价格的不确定性,对判断资产价值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但即使在这种状况下,诸多消息表明,中国企业仍在跃跃欲试。
  以汽车行业为例,2009年2月,福特为筹集资金出售旗下高档车沃尔沃,随后传出中国奇瑞、吉利、长安、广汽洽购的消息。目前吉利已明确否认有并购的想法。奇瑞则确认可能要收购一家老牌的欧洲汽车品牌。2009年2月,传出四川汽车工业集团公司正与美国通用汽车洽谈收购通用旗下悍马部门。不过,川汽否认了该消息。不过,长丰汽车(600991,股吧)对外透露,将联合悍马汽车的母公司AMG收购悍马汽车。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对早报记者表示,目前企业海外收购的“羊群效应”确实值得防范。这种一哄而上的情况,在金融危机泡沫还没完全挤干净的情况下,暗藏着很大的风险。国资委如果发出警示性的建议或者说忠告,在当前背景下是有必要的。
  而此外有消息称,国务院国资委将矿产企业排除在了提醒范围之外。
  目前,中国铝业增持力拓集团、中国五矿集团入股OZ Minerals,正等待澳大利亚等政府的批准。
  张晖明称,这体现了资源性行业和制造业的区别,储备资源和收购制造业资产是完全不同的,制造能力目前是过剩的,但资源是稀缺的,中国将一部分外汇储备用来储备资源仍是十分必要的。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