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口铜矿质量堪忧 防范贸易风险需重视

2009年02月06日 10:6 1094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宁波:08年退运铜矿批次占总进口批次的10.8%
  据宁波检验检疫局统计,2008年宁波口岸进口铜矿共计65批次,重量8,409.5吨,货值397万美元,与上一年同期相比,批次增加18.2%,重量和货值分别减少43.2%、65.8%。其中检验不合格铜矿共43批次,不合格率达66.2%,不合格重量6,277.4吨,货值281万美元。有19批铜矿铜含量达不到合同要求,有12批铜矿重量少于装货港重量0.5%以上,有12批铜矿品质和重量均不合格。
  2008年宁波口岸进口铜矿仍然普遍存在粒度不均匀、品位低、包装质量差等问题,数重量短缺严重。由于优质矿源逐年减少、全球性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量下滑等因素的影响,2008宁波口岸进口铜矿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
  进口铜矿呈现出批次增加、重量和货值减少的特点。分析人士表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内市场对铜矿的需求不断减少,加上国际贸易风险加大,企业减少每批次重量,以控制贸易风险。二是由于更多企业参与到资源型产品的贸易中来,我国企业到许多新矿区尝试进口少量铜矿,由于铜矿没有产品规格要求,品质难以把握,有的铜矿品位极低,因此呈现出进口批次增加而货值下降的现象。
  进口铜矿的原产国比去年有所增加,进口货源地呈现分散化趋势。除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等原有进口国外,新增原产国还有挪威、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和保加利亚。
  部分原产国的同一批铜矿品质波动较大,且夹带外来物现象增多。由于非洲等地区矿产资源遭受掠夺性开发,高品质铜矿逐年减少。从南非进口的铜矿品位波动大,同一批进口铜矿砂的铜含量相差达到10个百分点,且货物中时常发现铁皮、铁钉、塑料等杂物。从巴西、菲律宾、挪威等国进口的铜矿质量比较稳定,没有发生较大的品质波动。
  退运铜矿批次较多,全年退运批次占总进口批次的10.8%。2008年宁波检验检疫局截获一批次赞比亚铜矿放射性超标,已退运出境;在进口铜矿的砷、铅、氟、镉和汞五项有毒有害元素的监管中,陆续检测出六批来自菲律宾的铜矿氟含量超标,已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环保总局2006年第49号公告的要求做了退运处理,建议企业高度重视菲律宾铜矿中氟含量的检测。
  分析人士表示,资源型进口企业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进口铜矿检验信息咨询和收集,及时了解我国进口铜矿品质新情况及退运动态,降低企业贸易风险。二是在进口矿产品贸易中,企业应加强自身保护,可以要求卖方预先进行矿石破碎、选矿等深加工,要求卖方在产品的粒度、品位、水分波动的控制上有一定的保证。这样不但可以减少运输成本,还因为精矿品质均匀,使得品位波动风险小,价格制定更加准确。三是首次进口矿产品的企业,应加强对外方检验及装船过程的监督,有条件的可以实施装船前预检验,尽可能减少贸易风险。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