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作者: 2021/3/14 8:12:00

近日,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正点财经》栏目实地采访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并进行专题报道。

作者: 2021/3/13 8:54:00

3月1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简称中央《通知》)和国资委暨中央企业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要求,对有色协会系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作动员讲话,协会会长陈全训等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发言。

作者:于璐 李铮 2021/3/13 8:44:00

3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磨长英一行12人到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在协会本部会见磨长英一行,双方就广西有色金属发展情况、产业“十四五”规划、会议合作等方面进行交流座谈。

作者:于璐 李铮 2021/3/13 8:40:00

3月11日,甘肃省政府副省长张世珍一行到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调研座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在协会本部会见张世珍一行,双方就甘肃有色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引才育才、会议合作等方面进行交流。

作者:刘京青 2021/3/13 8:34:00

由郑州大学、郑州轻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担的郑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铝电解槽能量流优化与智能调控技术开发”,日前已完成基础试验研究与工业系统开发集成,首台400kA电解槽正式投入工业运行。

作者:张恩睿 2021/3/13 8:28:00

3月4日,中钨高新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按照国务院国资委、中国五矿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和相关工作安排,开展公司党委及所属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工作。中钨高新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仲泽作动员讲话。中钨高新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谢康德出席并主持会议,党委委员出席会议。

作者: 2021/3/12 9:09:0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重点任务,“碳达峰”和“碳中和”也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认为,推动系统节能门窗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2021/3/12 9:08:00

“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这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十四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提出的一句话,短短74个字,代表了我国在“十四五”时期对推进“数字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作者: 2021/3/12 9:08:00

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金川集团镍钴研究设计院主任高级工程师、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艳一直在研究镍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之路上摸爬滚打,可以说,对我国镍钴开发与利用贡献了许多力量,并在镍钴金属新材料开发与冶金工艺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成绩。身为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员,今年两会,镍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是她关注的重点。杨艳说,镍钴资源在开发之初,就是为了解决我国镍钴资源供应的“卡脖子”的问题,当前,国家正在向制造强国、交通强国、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因此,重视镍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将为我国许多战略应用领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薛磊 2021/3/12 9:05:00

3月9日上午,江西省地质局、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正式揭牌。江西省副省长陈小平出席仪式,并与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江西省地质局党组书记宋斌共同揭牌。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圣泽致辞。江西省地质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陈祥云主持仪式。

作者:张金龙 2021/3/12 8:59:00

3月8日上午,按照中央、省委部署、省政府国资委党委要求和白银集团党委工作安排,白银集团以视频形式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专题传达学习了省政府国资委暨省属企业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面向全体党员,以厂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对白银集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了动员、作出了安排。

作者: 2021/3/11 9:40:00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大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到2035年前,从开放性的国际行业协会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行业协会。在全球有色产业发展和市场供给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实现有色金属强国作贡献。”“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铝生产和消费国,加快推进铝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重大。”2021年全国两会乘着春风如期召开,有色行业的代表委员纷纷就“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面对不少风险挑战,有色行业怎样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行业企业怎样落实2035年远景目标?让我们看看有色行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怎么说。

作者: 2021/3/11 9:16:00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总书记曾简明扼要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2021年,恰逢“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之时。特殊时刻的两会,总书记接连强调“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作者: 2021/3/11 9:15:00

“钒钛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性资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舰船、战车与火炮等国防工业,应加以扶持,推动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吴洪英的家乡位于我国钒钛资源丰富的攀枝花地区,因此,她对钒钛资源的开发利用格外关注。

作者: 2021/3/11 9:14:00

作为身处我国稀有金属钽铌和唯一的铍材研究加工基地——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有色集团中色(宁夏)东方集团副总经理、中国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届理事长王东新,今年两会带来了3份建议,分别涉及商业秘密保护、超标电动车立法、强迫交易等方面。他对记者说,商业秘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所以,他今年格外关注商业秘密的保护,希望国家能尽快推进商业秘密保护立法,依法打击商业秘密侵权行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作者: 2021/3/11 9:12:00

今年两会的“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可谓精彩连连,3月5日和3月8日,在两场部长通道中,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财政部部长刘昆,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和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等分别亮相,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经济走势、“十四五”规划、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制造业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解读。部长们回应的“干货”,为制造业后续发展增活力、添动力、“划重点”。

作者: 2021/3/11 9:04:00

3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到矿冶集团调研企业技术创新、国企改革、党的建设情况,对公司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检查指导,并与企业干部职工深入交流。国资委有关厅局负责同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龙,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王卫东、战凯、黄松涛、马继儒、薛松、周洲、马彦卿、李建忠参加调研。

作者: 2021/3/10 9:15:00

当前,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化竞争呈现新发展态势。出席今年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俞章法对记者表示,发达国家和创新型国家相继出台重大举措,加快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从而推动科技创新。

作者: 2021/3/10 9:14:00

“近年来,部分大型铅蓄电池积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要求,开展废旧电池回收和再生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天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者: 2021/3/10 9:13:00

冬天不用烧煤烧气供暖、夏天不用空调制冷,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真是惬意。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够让你享受到这种“天然氧吧”的清爽。出席今年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奥润顺达集团总裁倪海琼在一份题为《大力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大力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产业契合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理念,在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指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