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作者:刘京青 李开颜 张雪卉 2025/3/8 8:56:00

全国两会期间,人民大会堂内气氛热烈,代表们围绕国家发展大计纷纷建言献策。在众多议题中,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焦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信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刚就此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提出关于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作者:刘京青 李开颜 张雪卉 2025/3/8 8:55:00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建筑行业总产值突破30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7%。然而,这一庞大市场却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袁斯浪指出,当前,建筑行业存在市场分割、跨区域经营壁垒突出等问题,在招商引资、数据要素、劳动力流动等方面存在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资质认定、质量验收等也有地域差异。“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要素和资源的自由流动和配置效率,提高了交易成本,妨碍了公平竞争,从而制约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进程。”袁斯浪说。

作者: 2025/3/7 14:37:00

听了这几个数字,总书记感触良多:“过去的居委会,印象里都是比较小的。社区书记是‘小巷总理’,管的事特别多,很不容易。”

作者: 2025/3/7 11:05:00

全国人大代表、金晶科技董事长王刚:构建三维支撑体系 助力钙钛矿光伏产业链发展

作者: 2025/3/7 10:59:00

全国人大代表、泰和新材董事长宋西全:促进电池材料升级 提高电池安全性能

作者: 2025/3/7 10:48:00

全国人大代表、中信重工董事长武汉琦:打造国产工业操作系统 提高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

作者: 2025/3/7 10:40:00

事关新质生产力!2025年最新安排

作者: 2025/3/7 8:52:00

【两会访谈】张刚代表:加速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作者: 2025/3/7 8:49:0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这些人才

作者:李晶晶 2025/3/7 8:43:00

2025年以来,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有色”)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抢抓政策利好机遇,锚定深化国企改革,推进高质量转型升级,三措并举擂响“岁首鼓”,上下联动奋进“开门红”,为2025年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初显成效”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 2025/3/7 8:41:00

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新词解读

作者:曹雅丽 2025/3/6 13:27:00

全国人大代表胡成中: 明确绿色低碳路线图 从“小目标”迈向“净零未来”

作者: 2025/3/6 10:37:00

3月4日中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向中外媒体介绍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就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中美经贸关系、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等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作者:刘京青 李开颜 张雪卉 2025/3/6 10:34:00

“前两天,我到哈飞工业锻造产品制造公司走访调研,希望找到黑龙江低空经济发展壮大进程中的一些制度性‘梗阻’。”2025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质量中心主任工程师谢延翠仍在加紧调研走访。

作者: 2025/3/6 10:27:00

在全国两会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再次为绿色发展而努力发声。作为多年致力于生态环保事业的资深代表,张天任一直积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

作者: 2025/3/6 10:25:00

在全国两会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波就民营经济发展及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出建议。

作者: 2025/3/6 10:23: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中央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作表率。

作者:李开颜 2025/3/6 10:18:00

3月初的北京,微风渐暖,带来春天的问候。从热火朝天的田地里、机器轰鸣的生产线上、窗明几净的教室中……来自34个界别的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带着人民的嘱托从四面八方汇聚,共襄民主团结的盛会。头顶是高悬的国徽,脚下是坚实的大地,身侧是肃穆的廊柱,他们沿着人民大会堂的台阶登高而上,铿锵的脚步伴随着猎猎作响的红旗,共同奏响涌动春潮中的时代强音。

作者:李开颜 2025/3/6 10:14:00

【两会访谈】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访全国政协委员,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

作者: 2025/3/6 9:09:00

今年的目标定了!(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