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管理权分离 攀钢陷融资困境

2014年07月22日 9:45 4072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黑色金属


  重组后遗症与融资困境
  与鞍钢的重组要追溯到攀钢集团整体上市。2008年攀钢钒钛通过定向发行及吸收合并攀渝钛业和长城股份等公司,对攀钢集团所有钢铁、钒、钛及矿产资源业务和资产进行整合。为推进整体上市顺利进行,鞍钢集团于2008年5月7日对攀钢系整体上市提供了担保承诺,无条件向攀钢钢钒、攀渝钛业和长城股份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东,按照9.59 元/股、14.14 元/股和6.50元/股的价格支付现金对价,现金选择权2009年4月到期。2008年末,股价急剧下降,也使鞍钢面临巨大履约风险。
  如果这些选择权均被行权,那么鞍钢集团将需拿出210亿元左右的巨资收购攀钢钢钒45%左右的股权,还将引发攀钢钢钒退市的风险,这对鞍钢集团来说无疑是不可接受的。2009年鞍钢创造性提出第二次现金选择权,现金选择权行使时间延后到2011年4月25日-4月29日,用上调行权价格的方式成功说服绝大部分原现金选择权持有者换取第二次选择权。如现金选择权持有者全部行权,鞍钢集团将需付出约245亿元的资金。
  在股东现金选择权延期之后,*ST钒钛利用财技使2010年扭亏,报表盈利10.62亿元,脱星摘帽改称攀钢钒钛。在2011年3月25日,披露这一年报数据的同时,攀钢钒钛公告了置出钢铁资产置入矿山资产的重组方案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的消息。股价最后得以恢复至行权价以上,股东纷纷放弃现金选择权。
  对于攀钢与鞍钢的重组,较为官方的说法是,为全面贯彻落实《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促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的精神。
  在国资委推进的钢铁行业重组中,攀钢集团出现在多个重组方案中,跟鞍钢重组并不被看好。之所以国资委选择鞍钢,是因为鞍钢是攀钢整体上市的担保方。鞍钢重组攀钢,才能通过重组提升股票价值,回避担保履约的风险。
  重组之后,两家公司在业务层面并没有出现大的整合。不过,重组给攀钢带来的是多了一个财务数据口径:攀钢对外债权人和向国资委报送的是产权口径数据;对内管理仍使用的是管理口径数据。
  攀钢内部认为,管理口径数据的披露,严重影响了其融资工作。“截至3月末,我公司存续期内债务融资工具已发行157亿元,其中短融85亿元、中票72亿元,根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信息披露规则》第九条第十一款规定:就‘企业涉及需要说明的市场传闻’这一重大事项,需要向协会指定的网站(中国货币网、中国债券信息网)进行信息披露,并召开持有人会议,不排除持有人提出提前偿债的可能性。”
  2014年公司计划发行债务融资工具90亿元。其中三年期私募债承销商光大银行在看到管理口径数据后,明确表示:此发债项目虽已备案,但需总行重新审批;中行明确表示:不再承销此笔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工作。

[1] [2]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