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矿产勘查风险重重 注意十大误区

2013年06月07日 13:24 839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近年来,境外矿产勘查投资成为热门话题,吸引了各路人马的眼球。广西有色国际公司总经理陈华梁有着20多年的矿业投资经验。他认为,到境外做矿业勘查投资,一定要树立一个国际化经营的理念,调整好我们的思维方式,适应国际环境和当地的环境,要融入勘查业的商圈,避开投资运作的误区,这样才能提高境外勘查的成功率。为此,他特意总结了境外矿产勘查投资和运作存在10大误区。

  误区一,矿产潜力占决策权重过大。
  到境外去做矿业投资,找矿潜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同时也要重视勘查开发的条件,项目运作的条件,相关法律法规、政治环境等等。“我们要了解它的基础设施建设得怎么样,有没有水,有没有电,有没有其它的原辅材料,或类似的开发条件。”陈华梁举例说。此外,还有关于勘查类的资料能不能获得、资料是否齐全、劳动用工、技术服务等运营条件,矿业法、劳工法、税法、环保法等法律是否适合矿业开发,政局是不是稳定等等。这些企业都要注意到。
  在这个前提下还有一个误区:我们的判断往往局限于这个项目的地层构造条件、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矿化显示、物化探异常,而不考虑这个项目是不是重要的成矿带、能否形成重要的工业类型、有没有可能形成富矿存在的信息显示。如果这些方面考虑不周到,就如同把金钱丢到水里去了。

  误区二,境外勘查就是做项目。
  把境外的勘查项目当成一个项目来做本身就是一个误区。有地调专家曾精辟地提出,到境外进行矿产勘查不是做项目,而是开展矿产勘查的国际化经营,一定要体现“经营”二字。我们的企业做项目的时候,按照项目的规划、立项申请资金,进行设计,获得审批,然后勘查运作,提交成果,提交报告验收。但是来到境外之后,企业就是老板,必须按照商业经营的理念操作,融入到国际矿业勘查的商圈和资本市场,同时还得研究所参与矿业项目存在的风险,投下去的钱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来,哪个阶段回来,能回来多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矿能不能开发。不能开发的矿,企业做得再好,报告写得再漂亮也没有用,没有人会接手不能开发的矿。

  误区三,评价矿床的视角发生了一些偏差。
  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和境外的矿床不一样。我们的企业往往是参照国内的一些经济参数来做国外的项目——国内的工业指标能达到,或者储量规模能达到,它就是一个成功的矿。这往往会对我们判断找矿的成效有一些误导。
  举例来说,某企业在赞比亚和刚果(金)一个铜矿带上找到了一个含铜0.95%的铜矿,这要是在国内是相当好的铜矿,但实际上这个矿没有开发价值。因为世界各国对铜矿的边界品位基本上都定在1%,实际开发要达到2%,如果没有到这种程度,地下开采就不具备价值。

  误区四,矿业权的面积越大越好。
  在开始时,我们可以圈一些比较大的矿权,但对这些大矿权每个政府一定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另外,还得考虑探矿权的流动性——如果这个国家有很多的空白地带让你去登记,你圈了它一大片,却不能很好地流动的话,也是没有用的。在做勘探的时候,要尽快选到我们的靶区、重点突破的区域,要敢于放弃,把一大片勘探地中没有价值的部分尽快地剔出去,这才能体现我们境外勘查经营管理的水平。

  误区五,商业性矿产勘查信息不足。
  筛选矿业勘查信息要从商业的角度进行,才能提高成功率。境外矿产勘查的信息有公益性的,也有商业性的。一般来讲,公益性的是政府公开的信息,可以从大的构造方面、大的成矿条件方面去了解和筛选,但它不是决定性的,因为其时效性不够。商业性的可以从矿产勘查的杂志、报纸,公司的网站、信息公司、会展等方面获得。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