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宏观面下的金属价格

2013年05月13日 10:2 1122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分析师看中国4月M2数据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公布,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929亿元,基本接近此前路透8,000亿元的调查中值;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6.1%,路透调查中值为15.5%。
  央行数据并显示,中国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6.55万亿元,同比增长14.9%,与14.9%的路透调查中值完全吻合。
  此外,初步统计显示,4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75万亿元,同比多增7,833亿元,不过较3月明显下降。
  主要数据:
  --中国4月社会融资规模1.7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833亿元
  --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929亿元,路透调查中值为8,000亿元

  以下为市场人士的评论:

  --上海社科院经济景气与预测研究室主任 刘熀松:
  4月份M2的增速虽然同比增速超过16.1%,但从绝对额来看,绝对额环比是下降的,这反映了高增速有去年基数较低的原因,同时绝对额下降也能和存款,贷款环比减少的数据相吻合,显示目前货币政策实质还是较为偏紧的。
  但这种实质偏紧的政策并不会给经济基本面带来过于负面的影响,因为结合M2的绝对额来看,货币供应量并不低,总体来说,监管层目前对货币供应比较谨慎,保持相对稳定。
  需要注意到M2和M1之间增速差异的加大,这显示部分资金没有进入到实体,而存在空转的可能,这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利的。

  --中信建投宏观分析师 王洋:
  4月份M2和贷款增速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外汇占款和热钱的原因,当然去年4月份是M2增长的低点,同比增速较高也有基数的影响。存款负增长,应该还是比较正常的反应,每个季初的月份,居民户的存款都会有所减少,季节性地流出银行体系。
  至于对通胀的影响,M2的增速较高,确实会提高通胀预期,但这个影响会有时滞,且如果后期资本流入控制较好,更不会对通胀立即形成压力。
  同样,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的环比减少,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预期也较小,因为在存款负增长的情况下,4月贷款增加了近8,000亿,规模还是不小的,对经济的影响会比较平稳。

  --光大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 钟正生:
  4月M2增速远超年初制定的增速目标13%,央行说“要把好流动性总闸门”并非空穴来风。不过,当前最大问题在于,货币政策传达受阻,信贷支持实体效应不彰。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就是:4月中长期贷款在全部新增信贷中的占比略超一半,但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在全部新增信贷中的占比仅为22%。
  而信贷数据的话,表内还算符合季节性规律,不过表外融资扩张依然迅猛。在外资流入迅猛的背景下,只会被动加大流动性对冲力度,因此不太赞同市场上的降息逻辑,未来货币政策的话,维持货币市场流动性平稳即可。
  此外,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够大,外资是否持续流入尚待观察,物价对需求扩张的弹性仍然很大,通胀反复风险会否加速来临也需观察,所以,货币政策以稳为主方是上策。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鄂永健:
  4月新增贷款符合预期。贷款结构中,个人中长期贷款增长比较多比较符合预期,前期楼市成交量回升,住户贷款随之增加;对公贷款中,企业中长期贷款融资需求仍不强,票据多了。总体来看,中长期贷款占比说明实体经济还不是太好。
  存款和货币供应有点超预期。以往单季第一个月,有时存款会减少上万亿,4月才减少了千亿。货币供应比较多,因该跟外汇占款增加比较多直接相关,从即期汇价的走势看,也是类似趋势;社会融资总规模也还是可以的,延续了之前的趋势,非信贷融资比例仍比较高,对经济的支持力度还是有的。预计5月新增贷款或还在七八千亿,6月略多;结构上,还会维持当前局面,中长期贷款应该还是起不来。
  货币政策应该会中性吧,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都不动。央票存量也不多,还是有操作空间的,还不需要上调存准率。假如流动性持续增长,管理层应该会加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期限长的央票品种也可能会发,以锁定更长期限。
  当前经济应该不支持人民币大幅升值了;扩大人民币波幅,现在不是好时机,升值预期强。

[1] [2][3] [4] [5]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