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镁都海城建设菱镁新材料产业基地

2011年06月30日 16:36 861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镁资讯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发布暨第七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海城市蝉联"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四项殊荣,成为东北三省县级城市唯一兼获四项大奖的城市。据了解,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友好、政府效率等13类50项指数组成,是一个地区科学、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反映。与去年相比,海城市荣获的四项殊荣实现了位次全部前移,各项排名均列东北之首。
  此次排名位次实现大幅前移,不仅体现出海城市综合发展实力有了新的提升,更显示出海城市在全国中小城市特别是在与南方先进县市的竞争发展中实现了不断追赶和超越。
  向一流百强县看齐,以科学发展观的全新思维审视市情和外部战略机遇,踏上了一条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道路,蝉联四项国家级殊荣
  海城市是历届全国百强县,以及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跑者。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资源优势和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精神品格,海城经济不仅长期居于"辽宁之冠",而且被誉为东北乃至全国的改革样板,成功创造了"海城经验"、"海城模式",西柳服装、南台箱包叫响全国。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尽管同自身比也有进步,但与省外的东莞、顺德、张家港等昔日的姊妹市相比,海城前进的脚步明显放缓,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跌倒了就要爬起,落后了就要追赶!新时期,为进军全国百强县第一阵营,海城市领导对全市市情和外部发展环境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形成这样的发展思路:海城的经济和产业基础较好,而且面临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以及鞍山与海城一体化等省市重大战略机遇,这些都是海城再次崛起的优势和条件,把握了这些,也就把握了海城大发展快发展的主动权。基于此,海城市对未来发展有了明确的思路和定位。城市发展定位:"百万人口、生态型、世界镁都";发展目标:"率先科学发展,倍增综合实力,坐稳东北第一,争占全国十强"。
  思路已定,选准前面要追赶的标兵至关重要。海城市提出向先进百强县学习,向一流百强县看齐,围绕一、二、三产业以及城市建设分别树立学习标杆,其中工业学张家港,农业学寿光,专业市场学义乌,城市建设学增城。项世伟说:"所要学习的每个标兵县,均有一点特别突出,而海城要做到四点都突出,不偏科,所带来的必将是追赶道路上的加速度,海城最终将变"跟着跑"为"领着跑"。 "
  而要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必须有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办法,为此,海城市积极寻找和探索跨越发展的新途径,当前重点谋划"六大转变",并以此为行动指南,踏上了一条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道路。
  所谓的"六大转变",一是从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划转变。打破以镇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按照海城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和主导优势产业,集全市之力建设海城开发区、腾鳌开发区、东部矿产初加工区、海西新区、农高区、牛庄港口区等六大经济板块。二是从海城投资向投资海城转变。过去海城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力量,现在则要坚持不懈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外资金促进海城大发展快发展。三是从存量资源向发展资本转变。就是将海城丰富的矿产品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资本。四是从敢为人先向善为人先转变。就是依法行政,按规办事,建设法治、效能、服务型政府。五是从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核心是加快法治经济建设和经济资本化进程。六是从镇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就是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城市化进程,重点是推进 "三迁四进","三迁"即居民动迁、企业谈迁、农民移迁,"四进"即工业进园区、商业进集中区、居民进小区、农业进设施区,形成布局清晰、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无人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