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60年钛工业的发展历程

2011年04月21日 14:0 3256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三、成长期(1979-2000年)
  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为我国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钛生产企业实行改革改制,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国家对钛工业发展的扶植政策,实行技术改造,提高产能和产品质量;不断开发新产品,大力开展钛材民用推广,拓宽应用领域;开展科技攻关,研制、仿制了50多个牌号的钛合金,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在这22年里,虽然在1979-1981年国家经济调整期间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钛企业曾遇到很多困难,但我国钛工业整体逐渐发展态势。在此阶段,海绵钛产量在2000吨以下长期徘徊,而钛材产量则有改革开放前的年产300~500吨提高到约2000吨,年平均增长量不足100吨。
  应指出的是,在这一时期,虽然钛产量增长不快,但我国钛工业的经济管理、生产装备、工艺技术、品种规格、产品质量等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国内钛市场显著扩展,为进入21世纪后我国钛工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成立全国钛应用推广领导小组,大力扶持钛产业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即在遵义钛厂及宝鸡902厂相继建成投产并形成较大产能之后,钛完全军用的方针已不适宜。为此,原冶金工业部提出“军转民,军民结合,以民养军”的发展方针,把钛工业的市场重点逐渐转向民用。又由于当时钛工业本身还很脆弱,发展资金不足,急需国家扶持。对此,国家院领导于1980年作出了“以钛养钛”的指示。
  1981年4月2日和8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方毅先后到遵义钛厂和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视察,推动钛产业发展并题写了“有材尽利用,无技不求精”和“稀有金属最可贵,战略前途更辉煌”的题词。1982年7月,党中央批准了方毅的报告,成立了全国钛应用推广领导小组,叶志强和邱纯甫先后任组长。全国钛应用推广领导小组设办公室,李东英兼主任。该项举措对我国钛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为促进钛工业的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980年11月,原国家计委、原国家进出口委批复原冶金工业部:“国务院领导批准同意以钛养钛方针”,即以1979年上缴利润为包干基数,1980-1985年由于增产而增加的利润可以留个企业使用,用作“以钛养钛”建设资金。
  (2)财政部批准钛材从1983年5月1日至1989年予以免税。
  (3)原国家经委1983-1988年共拨给“全国钛办”1003万元,用于钛应用推广试验项目。
  (4)1987-1995年,国家技改局给钛设备使用单位拨给技改项目贷款共计21320万元。
  (5)钛产品出口享受免征关税、出口退税、贴息奖励政策。
  这些政策对拓宽钛材应用领域,促进钛工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大力拓宽钛材市场
  1979-1981年,为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国家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实施“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在这一时期,由于军工用钛的第一个小高潮刚消退,钛材市场疲软,企业很困难。海绵钛产量从1981年的2817吨骤降到1983年的308吨,一些刚投产的海绵钛厂立足未稳,就陆续停产关闭。全国十余家海绵钛厂最后只留下遵义钛厂和抚顺铝厂。
  为摆脱困境,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从加强国内钛材民用推广找出路,采取了如下措施:
  (1)在全国几个重点地区设立销售网点,并抽调几十个既懂技术又懂销售业务技能的工程师充实到销售部门,集推广、推广、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于一身,起到了工厂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作用。
  (2)与哈尔滨锅炉厂、广州重型机器厂、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成立了集研究、设计、制造、供材为一体的经济实体---中国四联钛设备制造公司。
  (3)于“全国钛办”一起在召开全国性钛应用推广会和钛应用展销会的同时,分别于制盐、医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等行业部门、联合召开钛推广会,推广该行业钛应用的成功经验。
  (4)扶持民营钛设备制造企业,为他们培训钛的基本知识及钛材机加工、焊接技术工人、从而推动了江苏、山东、辽宁一批民营钛设备制造企业的出现,间接地促进了钛的民用推广。
  (5)对用户适当采取赊销、代销和延期付款优惠政策。
  (6)1983年以后,连续三次钛材降价,总共降价31%,使各方面都受益,扭转了“用量少---产量低---用量更少---产量更低”的恶性循环局面,使企业钛材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同时,钛材加工企业与国内外进口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开展国外厂商的业务往来。1980年,宝山钢铁公司和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开始出口TC4钛合金锭。到20世纪90年代在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同时,与国外厂商建立了代理或独家代理的关系。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积极取得美国波音公司麦道分部、法宇航、英国R-R公司、空客等重要公司的质量体系认证和设备工艺认证以及部分产品认证,扩大了出口。我国以20世纪80年代以出口铸锭为主发展到90年代一出口加工材为主;加工材出口量以80年代的每年几吨、几十吨增长到90年代末每年出口几百吨。仅1998年,宝钛集团出口钛材加工材732吨。

[1] [2] [3] [4][5] [6] [7] [8] [9] [10]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