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2008年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和找矿成果揭晓

2009年01月07日 8:47 4906 来源: 国土资源新闻网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据国土资源网消息    日前,中国地质学会组织召开评选会议,2008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和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揭晓。
  评选产生的十大地质科技成果为:柴达木盆地发现罕见鱼化石,我国学者提出龟类起源的新证据,云南昆明发现反映动物集体行为特征的节肢动物化石,石炭系维宪阶和寒武系古丈阶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在我国建立,天然后尖晶石超高压矿物的发现,铁、铜、锌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青藏高原新构造及晚新生代古大湖研究,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取得重大进展,危机矿山深部预测盲矿的新突破--构造叠加晕找矿法,中、俄、哈、蒙、韩合作编制的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
  十大地质找矿成果是:安徽省庐枞深部发现泥河大型铁矿,河南省唐河县周庵发现含铂族-铜镍硫化物矿床,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发现超大型金矿,湖北省铜绿山铜铁矿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湖北省宜昌磷矿深部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内蒙古二连盆地中东部地区发现大型铀矿床,山西省灵丘县支家地铅锌银矿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四川省攀枝花市宝鼎煤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发现大型油气田,准噶尔盆地发现第一个千亿方大气田--克拉美丽气田。
  评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其中包括7名两院院士,孟宪来常务副理事长任评选委员会主任,孙枢、李廷栋院士任副主任。
  自2007年开始,中国地质学会计划每年年末开展年度优秀地质科技与找矿成果汇编工作,并进行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的评选工作。中国地质学会有关人士称,此举是为了更好地在全行业推广地质找矿新思路、新方法,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同时提高地质行业的社会认知度。

责任编辑:刘征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