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两国加强地矿领域合作
中俄两国加强地矿领域合作
涉及地质编图、资源评价、大型矿集区立体填图等
从在海南三亚召开的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项目第六次工作会议上采访到,中国和俄罗斯在地质矿产领域全面合作的第二个高潮正在显现。
这个高潮,按照参会代表的观点,以2006中国“俄罗斯年”和刚刚落幕的2007俄罗斯“中国年”为重要标志。正是由于这两个活动,中俄两国相继在地质和矿产资源领域举办了系列大型合作活动,高层官员加紧接触。不仅如此,从2000年以来,中俄两国科学家成功实施了一系列地学合作项目,地质学家频繁互访交流,大批研究生互派学习。继上个世纪50年代中苏地矿合作第一个高潮后,中俄两国合作的第二个高峰正在到来。
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董树文告诉记者,与第一次合作高峰相比,第二次合作高峰明显具有几个新特征。其一,建立了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合作基础。在新的合作高潮中,双方站在同一起跑线,无论是工作思路、技术路线、经费投入,还是成果集成和发表,双方完全平等并尊重对方。其二,扩大了地质研究的领域。由于测试和探测技术的发展,在新的合作高潮中,双方从传统的地质编图、资源评价,发展到同位素地质与定年、三维岩石圈结构对比、大型矿集区立体填图、生态地质和编图等。其三,国际化程度提高。中俄双边合作不断扩大成多边合作。专家认为,中俄两国能源、矿产资源互补性强在世界上,俄罗斯天然气、镁矿、钾盐、石棉储量居首位,煤炭、铁、镍、铂、磷灰石、膨润土居第二,硼和硅藻土居第三,石油居第七。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资源需求旺盛。专家建议,应抓住目前良好机遇,全面规划和部署中俄地质矿产领域的合作计划,开辟中俄能源与矿产资源合作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CN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