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是天方夜谭还是必走之道?3日,英国环境考察团的几位环境专家在宁细释“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个新名词。代表团团长保罗·鲁宾斯是英国国际司环境产业顾问组成员。他解释说,“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低碳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正在逐步形成全球共识”。
“现在,英国等国的公司及个人,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非常积极。”英国工商业联合会 (CBI)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盖·德鲁瑞说。英国工商业联合会是英国最重要的商业游说组织,会员包括了英国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汇丰银行等众多全球知名企业。“几乎所有的这些西方大公司,都有能效计划和应对气候变化计划。在欧洲,如果你问儿童关心什么问题,得到的回答多半是环境问题。而发展低碳经济,被认为是解决气候和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据介绍,欧盟首先引进了碳交易计划,这个计划当中对碳进行了定价。在英国国内,他们要求所有新盖房子在2016年达到零碳排放。另外,要求目前所有新建房子中的三分之一都要逐渐减少其碳足迹,而且完全不使用或是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低碳经济”意味着全新的市场、全新的商业机会。英国国际司环境产业局亚太地区项目经理路易丝·考尔维尔说,目前许多西方公司,在推销企业自身和产品时,都注重介绍其环保追求和环保性能。“也许这只是一个起点,一旦有了一个全球协议,与‘低碳经济’密切相关的商业活动将率先得到发展,一大批在经济上、市场上都可行的产品,如电子产品、汽车,可再生能源等将加快推出,全球消费模式也将随之发展改变”。
先进再循环科技有限公司(ART)是英国的一家固废处理专业公司。该公司开发董事戈睿森介绍说,35年来,他们一直从事将垃圾进行工业规模再处理,加工成有用的产品,如碎玻璃、玻璃粉末、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代替煤的高品质废弃物再生燃料等等,“如果中国的企业能采用煤替代燃料,通过避免填埋停止甲烷等有害气体的生产活动,来实现一定的碳减排,同时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与利用,将为中国带来巨大效益”。
专家们一致认为,对中国来说,应对“低碳经济”这个未来经济发展的模式做好超前的准备,才有可能在新的经济模式中分得一杯羹。“低碳经济”对中国来说,不是“天方夜谭”,例如,十多年前,当中国引入循环经济理念的时候,很多人绝对也没有想到今天中国要为循环经济立法。(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CNMN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