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警惕电煤短缺引发夏季电荒

2008年04月18日 0:0 5010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冰冻雨雪灾害造成的南方电荒刚刚过去,就在人们仍心有余悸之时,因电煤短缺造成的电荒苗头又在数省出现。
  在云南,年初即已出现的电煤短缺情况日益加剧,目前每天缺电达5000万千瓦时;在湖南,电煤库存已从1月29日最高的85万吨跌至现在的43.6万吨;在缺电大省广东,正遭遇30年来最严重的缺电局面,往年8月才实行的企业“开四停三”生产政策今年提前半年就已经开始实行;在煤炭大省山西,一些火电企业因不堪忍受电煤价格上涨带来的严重亏损,也开始关停火电机组。
  去年以来,由于需求旺盛,供应不足,全国各地电煤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上涨,涨幅普遍在20%以上。据专家预测,今年全国电煤需求量将超过14亿吨,按照目前煤炭的产量和库存分析,全国电煤供应缺口达2.5至3亿吨。而在国际市场,煤价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每吨300美元。因此,2008年国内电煤价格保持高位运行,甚至继续上涨已成定局。
  高价电煤让煤炭企业笑逐颜开,却将发电企业逼入死角。目前,我国煤炭价格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可上网电价仍实行政策指导价,这种“市场煤、计划电”体制,使发电企业无法转嫁煤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形成了越发电越亏损的局面。据统计,2008年前2月,火电企业利润仅为25.49亿元,同比下降了75.39%。发电企业亏损占行业亏损总额的69.55%,多家火电上市公司发布一季度巨亏预报。在煤价重压下,许多火电企业开始关停机组,如果这种局面持续到夏季用电高峰,很有可能引发大面积电荒。因此,国家应立即采取措施解决电煤供应短缺、发电企业严重亏损的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业内专家表示,要解决煤电供应难题,必须短期应急措施与长期治本措施并举。
  在短期内,一是要全力促进煤炭生产,保证供应、稳定电煤价格。二是应适当给予火电企业政策性补贴,调动企业发电积极性,确保电力供应。
  此外,有专家认为应调整电价分成结构,由电网公司承担部分煤炭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涉及千家万户的电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一是电网公司的输配电价。在我国,以火电为主的发电企业已经完全市场化,实现了较充分的竞争,可输配电企业仍由处于垄断地位的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公司控制。在发电形势严峻的时刻,作为国家发电企业的中流砥柱,两大电网公司有责任确保电力供应,分担因煤炭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
  以上短期措施虽能应急,但却不能治本。从长远看,要真正解决煤电矛盾,关键还是要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2007年前8个月,我国重工业用电增幅为18.2%,高于轻工业7.8个百分点,用电结构重型化趋势明显。这说明,高耗能产业发展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有加速发展的趋势。需求的快速增加,必然导致电煤供应紧张,煤电矛盾只会进一步激化,而不会得到化解。因此,国家各部门、特别是各级地方政府必须真正改变政绩观,不能再为了GDP而“大干快上”高耗能工业。
  其次,应继续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关停低效能的小火电机组,降低火电在发电总量中的比重。这样既节约了资源,也有利于环保,可以真正造福子孙后代。
  另外,还可以鼓励发电企业入股煤炭企业,搞煤电联姻。这样,发电企业就可以通过分享煤炭企业股权收益抵消煤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当前,我国南方电网因冰灾被毁的输变电设施已经基本修复,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水电站也将迎来季节性发电高峰,但这些并不足以弥补因电煤紧缺造成的火电出力减少。如果不能未雨绸缪,果断地采取措施,今夏很可能是一个炎热、难熬的夏天。 (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CNMN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