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柳州市大“瘦身”规范矿产资源秩序

2008年07月29日 10:11 5316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从广西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了解到,经过7年的整治和整合,柳州市矿山总数由原先的652座减少到现在的379座,减少了41.8%。
  据柳州市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科负责人介绍,柳州市城区及近郊原有采石场23座,重要交通干线两侧原有采石场37座,采石场多、小、散、乱,严重影响了柳州市的自然景观。柳州市从2001年开始大力推进城区、近郊以及重要交通干线两侧采石场关停并转和资源整合工作,关闭、转移了13座影响城市景观和37座位于重要交通干线两侧的采石场,同时在市区东、西、南、北面划定了4个市级建筑石料集中开采区,引导现有采石场向集中开采区转移。目前,4个市级建筑石料集中开发基地已基本形成。柳州市近年来重点整治的对象是重点矿区及周边矿山存在着数量众多、污染环境、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经过全面清查后,100多座浪费资源、存在安全隐患的小矿被取缔、关闭。以前往新兴、209国道等交通干线进出柳州市区,两边都看得见很多光秃秃的石山,或者浓烟滚滚的砖场,现在基本上没有了!虽然矿山总数量减少,但单个矿山的平均生产能力、开采总量、资源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逐步走向有序、安全的矿产开采局面,矿山生态环境也进一步好转。
  目前,柳州市还编制完成了柳江县思荣锰矿区、柳兴石灰岩开采区、融安县长安镇大乐村石灰岩开采区等8个重点矿区的资源整合实施方案,8个重点矿区的矿权数量将由当前的32个减少到15个,进一步规范柳州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资源网)

责任编辑:CNMN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