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果(金)加丹加高原上,一条钴铜富矿带如金色绸带横贯东西。在这片被誉为“世界原料仓库”的矿藏秘境中,中铁资源华刚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刚矿业”)的十七载耕耘如同一把精雕细琢的刻刀,将中国企业的矿业与基建智慧与非洲大地的资源禀赋深深熔铸。
从2008年拓荒起步时的星光点点,到如今成长为世界级特大型铜钴矿山的熠熠生辉;从阴极铜生产技术科研成果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硬核底气,到成功注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品牌赢得国际认可,这座由中国中铁等企业悉心浇灌的“一带一路”矿业明珠,正把“中国技术”的创新基因与“合作共赢”的人文情怀,细细镌刻进每块阴极铜的肌理,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矗立起矿业合作的“金色丰碑”。
华刚矿业厂区全景
非洲矿山建设的
“中国速度”与“中国质量”
华刚铜钴矿位于刚果(金)卢阿拉巴省科卢韦齐市,由6个矿段组成,项目启动初期,面临着电力短缺、物资匮乏等多重挑战。华刚矿业的建设者们以无畏担当和卓越实力,在这里书写了“中国速度”与“中国质量”的传奇。
2013年4月,华刚矿业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建设者们充分发挥中国中铁等央企在基建领域的专业能力、技术实力,将世界前沿水平的现代科技与矿业开发生产体系深度融合,采用了8大项建筑业新型技术和16项绿色施工技术。仅用了两年多时间,一个国际一流的矿山生产线初具规模;2016年,全面实现达产达标。华刚矿业一期工程不仅获评中国中铁“十大海外典范工程”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中铁典范工程”,更摘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2020年5月,华刚矿业二期工程破土动工,仅用11个月就完成主干系统建设。2021年6月30日,华刚矿业首批阴极铜成功产出,非洲矿山建设的“中国速度”被再次被刷新,并且再度将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收入囊中。
华刚矿业选矿生产线
如今,踏入华刚矿业厂区,3条现代化生产线如巨龙横贯其间,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庞大的球磨机如同不知疲倦的钢铁巨兽,在轰鸣声中高速运转;电积车间内,12台全自动行车精准穿梭,13条机械臂灵活挥舞,阴极铜的定位、起吊、剥片、打包等一系列操作都在高度自动化的流程中高效完成。
2024年8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康义在调研考察时,对华刚矿业的生产工艺赞叹不已:“你们二期的硫化铜精矿富氧焙烧浸出后直接电积生产阴极铜的工艺,阴极铜A级率超90%,成本却仅为传统工艺的70%,实在令人惊叹。”
“我们的这项生产工艺,在非洲铜钴矿湿法冶炼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对于处理同类型铜精矿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华刚矿业总工程师陈兴海说,他们的这项科研成果荣获了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不仅有力推动了中国和非洲氧化矿选矿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发展,更对保障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短短数年间,华刚矿业以“中国速度”,按照中国的技术标准建立了集采、选、冶和焙烧制酸、水利发电于一体的现代化矿业生产全产业链。这里每年采选总规模达900多万吨,阴极铜产量达25万吨,一个世界级特大型铜钴矿企业巍然屹立,“中国速度”与“中国质量”的印记深深镌刻进非洲大陆的矿业发展史上。
成功注册伦敦金属交易所品牌
产品赢得世界认可
2023年9月,当华刚矿业“SCM”品牌阴极铜通过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认证的喜讯传来。这枚刚果(金)首个中资企业斩获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品牌认证,意味着华刚矿业生产的A级阴极铜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从此拥有了通行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国际护照”,成功迈向国际高端市场。
华刚矿业二期工程产出首批阴极铜
这份沉甸甸的国际认可,源于全链条精益求精的品质坚守。华刚矿业生产总监、总调度长黄荣伟指着矿区电子屏上跳动的实时数据介绍:“我们给15类矿石建立‘专属档案’精准选别,从源头把好质量关。”选矿车间里,墨绿色矿浆在浮选槽中翻腾,技术人员紧盯监测仪表,实时调整药剂配比与工艺参数,确保回收率稳居行业前列。冶炼车间内,阴极铜在电解槽中慢慢凝聚、完成蜕变,通过优化流程实现杂质分流,三大平衡体系让产品纯度可控。实验室里,光谱检测仪每小时出具数十份报告,全元素分析为每批产品筑牢品质防线。
华刚矿业电积车间观察阴极铜表面质量生长情况
凭借99.995%以上的纯度优势,华刚矿业从嘉能可、托克、巴斯夫等国际巨头的“备选名单”一跃成为重要合作伙伴。2024年,华刚矿业铜、钴产品双双获得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AA”评级,这株在非洲大陆成长起来的矿业之花,正以硬核品质的金字招牌在全球矿业版图上熠熠生辉。
优质“品牌铜”中的“幸福密码”
在品牌建设的深层维度里,“优质品质”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藏在每一次责任践行、每一份价值共享中的温暖力量。对于华刚矿业而言,将“幸福密码”熔铸进一块块优质的“品牌铜”中,镌刻进当地民众的笑容里,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深耕,用责任与担当书写品牌成长的鲜活注脚。
截至目前,华刚矿业累计在当地修建道路工程980公里,建筑物构筑物11万平方米,体现了“基建改善民生、矿业回报股东、政企互利共赢、中刚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实现了政府、企业和当地百姓的多方共赢,被南非专家称赞为非洲矿业工业化的成功典范。
“这条路通了,有了跟城里一样的路面了,我们的木薯粉终于能运出去卖了。”2025年7月,在刚果(金)卢阿拉巴省,村民马苏轻抚着刚刚铺筑的崭新的沥青路面,眼中满是感激与喜悦。这条由华刚矿业投资建设的刚果(金)N1国道古巴—卢布迪段道路,将原本3天的路程缩短至4小时,沿线30多个村庄因此受益,极大改善了交通条件。
“我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华刚矿业冶炼车间,32岁的当地员工约翰骄傲地展示着工资单。这个曾经靠打零工糊口的年轻人,通过华刚矿业开办的“中文工坊”培训成为技术工人,月薪远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在华刚矿业,像约翰这样的刚方员工占比达85%。华刚矿业始终坚持属地化用工,优先聘用当地人,累计为当地创造了超过2万个就业岗位。
华刚矿业冶炼生产线
2025年华刚矿业发布的ESG报告显示,华刚矿业在周边社区投资已超1000万美元,向社区交付了学校、医院、供水、农业等15个项目。“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正通过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也让负责任的企业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华刚矿业智能化调度中心
岁月鎏金,山河为证。华刚矿业的每一块A级阴极铜都镌刻着“中国技术”的硬核基因,每一批钴产品都盛满了中非合作的深厚情谊。“我们将继续以‘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为指引,积极践行‘创造 质量 品牌’新时代中国中铁企业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国际影响力,加快打造国际一流的矿业品牌。”中铁资源副总经理、华刚矿业总经理李圣表示,他们将继续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建共商共享”理念,让这座矗立在加丹加高原的矿业明珠持续绽放光彩。
责任编辑:王彦明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