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中国五矿助力全球首创联合轧制产线建设完成关键节点

2025年07月28日 9:58 2087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日前,随着第一卷钢卷成功下线,由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冶南方EPC总承包、中冶天工和中国十九冶参建的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碳钢薄板厂工艺流程优化及产品结构调整项目B线改造顺利完成,实现热负荷试车,标志着全球首条热轧带钢联合轧制线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该产线将CSP薄板坯连铸连轧与常规热连轧技术深度融合,是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进产业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战略性改造项目。作为项目总承包方,面对项目技术难度高、工程关联性强的挑战,中冶南方技术团队进行大量的研究计算,组织各方专业人员开展多次研讨论证,相继推出9版技术方案,创造性地提出“双线停机100天+单线停机6个月”的高难度保产施工方案;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装备设施,以创新性工艺布局,突破产线厚规格品种钢压缩比不足、层流冷却能力薄弱等工艺限制,实现连铸连轧与常规热连轧混合轧制工艺的高效融合,通过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技术装备与系统,保障项目在绿色环保、高效运行与经济性方面的综合效益。

在项目攻坚阶段,中冶天工组建攻坚专班,建立日推进、周调度机制,将施工节点精确到小时,技术团队大胆颠覆“先主体后铁屑混凝土”的常规工艺,创新采用“开口施工铁屑混凝土后封顶”方案,高质高效保交付;面对施工与生产的交叉干扰,团队反复推演最优路径,将材料运输、设备吊装等工序拆解至分钟,确保施工不影响产线运转。中国十九冶克服边生产、边拆除、边施工的挑战,仅用19天便完成总量41吨、总长3980米的液压管道安装工作,与常规至少30天的工期相比缩短了37%,创下液压管道安装行业最快纪录;项目团队运用BIM技术优化施工流程,建立多专业协同调度机制,降低工期延误风险,为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提供坚实支撑。

该项目投产后将打破传统产线单一模式的束缚,助力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灵活生产超薄规格高强钢等高附加值产品,完成从规模导向到品质提升的蜕变。

责任编辑:任飞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