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与工业企业收入的相关性检验
11月份PPI急速向下,从10月的6.6%大幅放缓至2.0%,显著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源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出口恶化,投资放缓使得产能过剩凸显,导致工业品价格继续大幅下跌。
其中,生产资料跌幅大于生活资料,原油、化工产品、有色金属、钢铁是价格下跌主力。生产资料出厂价同比上涨2.0%(10月7.7%),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1%(10月3.1%)。分产品看,主要工业产品价格回落:原油出厂价同比下降14.7%(10月11.3%),化工产品聚苯乙烯价格下降24.1%(10月下降6%),钢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3%(10月上涨15.3%),有色金属出厂价格下降19.4%(10月下降9.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7%,较10月的11%显著回落。
PPI涨幅迅速回落,超出市场预期。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增幅仅为2.0%,大大超出市场预期。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指数同比增幅继续快速回落,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回落速度继续小于生产资料价格。CPI的回落幅度会继续小于PPI的回落幅度。
原材料价格涨幅伴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国内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具有较强的趋同性,由于“订单效应”的滞后影响,国内的价格一般要滞后国际价格2-3 个月。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未现回暖迹象的情况下,后期国内的原材料价格指数还会延续下降的态势。
关注PPI,关注工业企业收入。对于工业企业来讲,原材料价格涨幅回落应该是好消息,因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会逐渐下降。但与此同时,作为收入来源的工业品销售,其出厂价格的快速下滑则导致工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前景堪忧。PPI是工业企业收入的Granger 原因,即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变化是工业企业收入变化的原因。在关注原材料下降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PPI 下降带给工业企业的不利影响。(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毋宁秋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