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1-1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08年12月26日 9:23 5956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消息   1-1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北钦防四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区水平。
  一、经济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25.5%,比全区高8.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43.9%。1-1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财政收入24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5%,增幅比全区水平高8.7个百分点,对全区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9%。财政收入在全区排位,南宁市174.28亿元,排第1位;钦州市排第9位,北海市排第11位,防城港市排第13位。四市财政收入增速排各市前列,防城港市增长34.5%,排第1位;钦州市增长27.4%,排第2位;北海市增长25.0%,排第4位;南宁市增长24.3%,排第5位。
  二、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23.0%,比全区高1.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28.9%。1-1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0%,比全区水平高1.2个百分点,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区排位,南宁市249.82亿元,排第2位;防城港市排第9位,北海市排第10位,钦州市排第11位。在食品、电气机械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三大支柱行业拉动下,1-11月北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7.5%,在全区排第2位。在有色金属矿、食品、化工、黑色金属冶炼四大支柱行业拉动下,1-11月防城港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4%,在全区排第4位。在电力、食品、黑色金属冶炼、化工四大支柱行业拉动下,1-11月钦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1%,在全区排第7位。1-11月南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1%,在全区排第8位。
  三、经济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37.9%,比全区高11.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46.3%。1-1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固定资产完成投资 102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9%,增幅比全区水平高11.5个百分点,对全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3%。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二期加快推进,中石油广西石化有限公司加工1000万吨/年苏丹原油工程完成年计划投资的101.3%,广西钦州金桂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完成年计划投资的102.8%,防城港核电项目、防城港钢铁项目、北海泰邦能源有限公司120万吨重油化工项目等一批重大筹备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南宁市567.60亿元,排第1位;北海市排第7位,钦州市排第8位,防城港市排第12位。从投资速度看,钦州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9.8%,在全区排第2位;防城港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4%,在全区排第3位;北海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3%,在全区排第4位;南宁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3%,在全区排第9位。
  四、经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23.2%,比全区高0.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37.5%。1-1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2%,比全区水平高0.1个百分点,对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区排位,南宁市571.36亿元,排第1位;钦州市排第7位,北海市排第10位,防城港市排第14位。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全区排前列,钦州市增长27.1%,位第1位;北海市增长24.0%,排第3位;防城港市增长23.8%,排第4位;南宁市增长22.3%,排第12位。
  五、经济区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61.9%,比全区高9.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1.2%。1-11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出口总额5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61.9%,增幅比全区水平高9.6个百分点,对全区进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2%。进出口总额在全区排位,防城港市21.41亿美元,排第1位;南宁市17.26亿美元,排第3位;钦州市11.95亿美元,排第5位,北海市6.30亿美元,排第7位。从进出口总额速度看,钦州市增长71.7%,排第3位;防城港市增长71.3%,排第4位;南宁市增长52.9%,排第6位;北海市增长43.1%,排第8位。

责任编辑:刘征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