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国有资产的“红管家”——记水口山公司劳动模范邓军

2023年08月30日 10:51 3451 来源: 资源再生杂志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图为邓军实地勘察核对基础资料

他严谨认真、勤勤恳恳,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水口山公司资产管理岗位上低头苦干。先后完成了土地不动产权办证、闲置资产处置、革命旧址住户搬迁动员、危房拆除等工作。以饱满的工作激情为公司资产管理做了大量基础性创新性工作,用实际行动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被领导同事称赞为国有资产的“红管家”,他就是水口山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室主管邓军。

躬耕奉献守初心

2018年,邓军接手资产管理室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公司一些老房产土地权证无法做到物证匹配、账物相符。为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他一次次实地勘察掌握第一手基础资料;多次与常宁市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查询办证程序,夜以继日调查档案,整理材料;协助测量人员奔波房产现场,面对面交流,力争厂区房屋土地清点测绘数据精准精确,尽心尽力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近年来,经邓军亲手办理的水口山公司铅锌矿预制场、金信铅业公司汽修厂等公司无证土地、老房屋不动产权证累计317项,使公司房屋土地权证率达到99.64%,为湖南有色实施新盛项目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汗水。

2022年,邓军积极对接五矿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分公司,严格按照资产处置流程,圆满完成了原水口山公司三厂、六厂闲置设备处置挂网成交。在推进衡阳水口山新材料公司土地开发项目中,邓军积极作为,以攻坚克难的劲头,顺利完成新材料公司34.49亩厂区土地出让,6.66亩的划拨土地收储补偿费的评审工作,有效盘活了公司闲置土地,有力支持了湖南有色地产开发项目。

善作善成勇担当

唯其艰难方显勇毅。遇事不畏难、不推诿是邓军一贯作风。2021年,常宁市地方政府将水泵房(水口山工人骨干会议旧址)、四十八间(水口山工人秘密聚会旧址)、刘亚球旧居(水口山革命人物故居)三处水口山工人运动革命旧址列入开发利用日程。三处旧址30多住户均为公司退休职工及家属,他们大多年老体弱,长年累月生活在这里。邓军知道搬迁动员工作错综复杂,耗时费力,依然欣然接受任务,他说:革命旧址是革命先辈为我们留下不可再生的红色资源,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也是我的责任的义务。他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协同地方文物部门,挨家挨户解读政策,疏导思想,最大限度地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调查摸底,充分了解住户合理诉求的基础上,切合实际的选择安置地点,制定旧址住户搬迁安置方案,历时两个月,圆满顺利完成30户住户的搬迁安置工作,赢得到了住户及地方文物部门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为提升铅锌矿、铜矿生活区、水口山镇三地公有住房及其它闲置房屋的安全管理水平,邓军带领科室成员及时更新健全租户基础台账,建立走动巡查责任机制,定期开展老旧公有住房安全大排查行动,全面完成85栋645户群众住房隐患排查工作;从严从快有序推进公司公有危房拆除22栋,切实消除各类公有住房安全隐患,保障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资产管理工作纷繁琐杂,但邓军从不畏繁累,不惧辛苦,兢兢业业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竭尽所能做好每一项工作。他忠诚履职,敢于担当的工作态度,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同,2020年、2021年,他连续两年被评为公司优秀基层干部;主管的科室连续两年评为公司先进科室。

责任编辑:王哲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