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再生》杂志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544/T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3-7776。邮发代号:80-126
首页 重点新闻
重点新闻

西部矿业帮扶大通县朔北乡联点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启动并揭牌

2023年08月21日 9:20 3396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8月16日,西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矿业)帮扶青海省大通县朔北乡联点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启动暨揭牌仪式在大通县朔北乡麻家庄村举行。西部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永利与西宁市委常委、大通县委书记刘波共同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东至沟村、麻家庄村绿色生态植物油加工项目”揭牌,并参观考察项目生产车间。西部矿业党委副书记李威代表公司党委发言,青海藏朔植物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法人张国安作表态发言。大通县副县长陈生凯主持。

1
张永利与刘波共同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揭牌

2
大通县为西部矿业赠送牌匾及锦旗

东至沟村、麻家庄村绿色生态植物油加工项目,是经西部矿业党委认真调研,从服务“三农”工作大局出发,结合朔北乡联点村土地资源优势和农产品加工业短板,捐助产业帮扶资金240万元建设的乡村振兴产业帮扶项目。项目运营主体——青海藏朔植物油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于今年6月27日正式注册成立,10月份将全面投入生产运营,项目运营后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解决当地油菜籽销售和加工难题,进一步推动当地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出新贡献。

1
了解项目情况

2
参观考察项目生产车间

2015年以来,西部矿业肩负起联点帮扶大通县朔北乡小龙院村、东至沟村、麻家庄村,民和县中川乡团结村及玉树州曲麻莱县麻多乡郭洋村5个贫困村脱贫的重任。8年来,西部矿业党委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优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先后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17名优秀工作人员成立帮扶工作组,投入定向帮扶资金,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通过资金帮扶“输血”、扶贫扶志“换血”、产业扶贫“造血”,多措并举“补血”,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汽车运输,探索出多条扶贫“新路子”,交出了“扶真贫、真扶贫”的高质量答卷,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1
参观考察项目生产车间

党中央作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要求后,西部矿业党委主动谋划,西部矿业领导班子先后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农舍牛棚实地调研,与乡政府领导、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沟通交流,了解各联点村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听取乡村振兴发展思路和建议,结合5个联点村资源禀赋、经济条件和发展优势,捐赠资金563万元,在东至沟、麻家庄村实施“西矿·朔北绿色生态植物油加工厂”建设项目,小龙院村、团结村实施“农机服务合作社”项目,玉树郭洋村实施“千头牦牛养殖繁育基地”项目,解决群众就业、增加村民收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西部矿业帮扶大通县朔北乡3个联点村乡村振兴项目已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西部矿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书写了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1
李威代表西部矿业党委发言

2
陈生凯(左)主持、张国安作表态发言

一个盛情的季节,一个收获希望的时刻。项目的揭牌让当地村民振奋不已,村两委班子和西部矿业驻村干部纷纷表示,一定发挥好乡村振兴产业项目作用,带领群众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取得突破,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取得新的胜利。

1
仪式现场

2
绿色生态植物油加工项目生产车间

3
绿色生态植物油加工项目生产线

4
绿色生态植物油加工项目生产产品

责任编辑:孟庆科

版权协议

作者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将同时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多种数据库全文收录。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另投他刊,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作者向本刊来稿视为同意将文章的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刊登该文后,将一次性支付作者稿酬。本刊自己或授权第三方再以其他方式出版该文,不再支付作者稿酬。

投稿论文时作者需保证:作者所投送的论文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作品,无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若发生一稿多投、侵权、泄密等问题,一切由作者负责。

联系我们
《资源再生》杂志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2号
邮编:100038
电话:010-63941425
传真:010-63941425
邮箱:resource_m@163.com
《资源再生》同时承接广告业务,欢迎各有关单位刊登广告。